恒瑞“史上最曲折”的20亿+重磅新药19K即将上市


近日,笔者从业内人士处得知,恒瑞的19K已到最后一步CFDA审批,由于该药在撤回之前就已经完成三合一审评,这个可以称之为恒瑞"史上最曲折"的重磅新药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要上市了!

                                                                                                                              

恒瑞"史上最曲折"的重磅新药


恒瑞的HHPG-19K(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简称19K)属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CSF是一种糖蛋白,可与粒系祖细胞或成熟中性粒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粒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杀伤能力,是国内外临床指南首推的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治疗药物。19K按照生物制品9类进行申报,并获得了WHO的新通用名,属于生物制品新药,并非生物类似药。


一波三折的申报之路


2013年3月4日,提交上市申请(受理号:CXSS1300007),药品名称为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注册分类为生物制品9类;

       

2015年7月22日,进入首批临床自查1622药品清单;

       

2016年2月20日,进入"三合一审评";

       

2016年5月4日,出现在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计划公告(第2批)中;

       

2016年5月18日,发布公告撤回上市申请;

       

2017年3月24日,重新报产(受理号:CXSS1700005),药品名称改为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注册分类为生物制品9类;

       

2017年5月23日,出现在CDE拟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药品注册申请第17批名单中。


恒瑞领先长效G-CSF研发


G-CSF包括短效和长效两种类型,短效G-CSF在每个化疗周期内需要每日给药1-2次,长效G-CSF主要通过聚乙二醇修饰来制备,在一个化疗周期中往往只需给药1次,而恒瑞的19K就属于长效G-CSF。

       

目前国内市场上,已上市的短效G-CSF药物有近20个,其中仅有麒麟鲲鹏(中国)的惠尔血为外资品牌,销售额份额排第一位的为齐鲁制药的瑞白;已上市的长效G-CSF只有两个,分别为百克生物的津优力和齐鲁制药的新瑞白,而恒瑞的19K是国内在研长效G-CSF中开发进度最快的。其中,新瑞白属于安进聚乙二醇非格司亭的生物类似药。


国内已上市长效G-CSF


(注:生物制品1类: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生物制品7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生物制品9类: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部完全相同,且国内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缺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


长效G-CSF将主导市场


目前国内市场上,整个G-CSF 市场销售额约为40亿元(数据参考自国金证券研报),短效G-CSF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长效G-CSF占比不足20%。但按照全球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全球G-CSF药物市场规模超过50亿美元,长效G-CSF后来居上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70%,代表药物为安进的聚乙二醇非格司亭(未在国内上市),2016年销售额为46.48亿美元。随着2017年医保目录调整,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进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国内长效G-CSF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5亿元(数据参考自国金证券研报)。


考虑到临床数据,恒瑞19K对晚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保护程度可达6倍以上,显著优于短效G-CSF产品以及津优力,竞争优势明显。因此,19K上市后,未来销售额有望达到20亿元,成为恒瑞又一个20亿+的支柱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