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罕见病头号巨头:武田的下半场

武田志在必得

夏尔分家求全

五次协议来回

最终合并成功

罕见病新巨头

不重销售排名

只看一个目标


一个新罕见病巨头诞生了。在历经了一个多月的协商,前后五个回合的较量,并击退了多个竞争对手,武田终于圆梦。


夏尔的收购价为620亿美元,这几乎是两家公司收入(306亿)合在一起的两倍。


成立于1986年的爱尔兰药企夏尔公司一路高速发展,销售收入在五年年翻了两倍,达到了151亿美元。而百年老铺武田的销售额,也只有155亿美元。后生可畏,可见一斑。


武田的此次对夏尔势在必得也可以说是从夏尔那里学到的。


两年前,夏尔以320亿美元高价收购了百特(Baxter)国际的分离后的药企,专注血友病开发的Baxalta。从此,夏尔站稳自己在世界的罕见病一哥地位,一举跃入全球生物技术公司的领先阵容。


武田,有着同样的三步棋要走。


第一,跻身世界罕见病巨头


罕见病领域是一个利润相对较高的领域,而且,这个领域的竞争对手相对较少,武田雄心勃勃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韦伯(Christophe Weber)表示。


我们已经获得了一家拥有高利润罕见疾病治疗药物的领先公司的地位,并认为我们可以加强在全球最大市场,美国的影响力,”

武田CEO韦伯在收购成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说。


这个策略非常具有吸引力。没有夏尔的帮助,武田虽然在日本药企中做老大,但在世界药企中按销售额计算,排名第17位。


有了夏尔,武田一跃进入排名前十的世界大药企


在罕见病领域,武田在销售额上,超过目前的百健(Biogen),和新基(Celgene)相当(148亿美元)。


第二,提高竞争力


武田的CEO韦伯一再强调,比排名更重要的是,竞争力。


"销量排名并不重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他说。


这个竞争力,是在于与夏尔在产品方面的合力作用。


夏尔为了全心全意在罕见病方面发展,已经宣布,将神经领域的多动症业务分离,专注罕见病如血友病和其他出血性疾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饮食障碍,法布雷症,戈谢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一系列罕见疾病。


武田则将重点发在三大治疗领域:消化,肿瘤,神经学


经过这个整合,双方可谓互补,冲突的地方不多。武田看中的大头还是罕见病领域。因为,这个领域可谓大有作为


比如血友病方面,夏尔的产品近来受到了罗氏的单抗新药Hemlibra强烈竞争,而Hemlibra则是由日本药企中日研发。有了夏尔的血友病治疗药,武田预计将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夏尔的CEO弗莱明·恩斯科夫(Flemming Ornskov)同样雄心勃勃,要在2020年达到销售200亿美元,没有武田的帮助,这个目标也可谓“狂想曲”。


第三,整合难,难于上青天


两家药企的合并,最难的是整合。尤其是一家百年历史的老铺和一个30出头的年轻药企。


其中,公司文化,人员和市场销售的再分配,都是些棘手的问题。


虽然韦伯没有明确提出,但是这个整合之路将会是一个磨合的过程。可是,武田没有时间等待。


夏尔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拥有22,000名员工。夏尔的现有的临床研发产品中包括了6个新近被批准的药物,5个正在注册中的新药,17个处于最后阶段的临床三期的药物,9个处于临床二期的药物,以及7个处于临床一期的药物。潜力可见一斑。


武田在美国积极布局,意犹未尽,一副没有夏尔不行的态势。


武田收夏尔,销售收入立即翻了一番。而最重要的是,在制药公司中,盈利能力非常被看重。


作为财务分析指标之一的EBITDA,合并后的武田有望超过1万亿日元,约为目前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