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美国的辉瑞公司(纽交所代码:PFE)公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Q2)财务报告。随着专利过期对公司的业务影响逐渐减弱,该公司的全球业绩表现也越来越强。报告显示,在2018年上半年(H1),辉瑞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263.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3%;净收入更是实现高达20%的同比增长至74.3亿美元。
驱动辉瑞全球业绩增长的主要产品包括抗凝剂Eliquis(阿哌沙班,艾乐通/艾乐妥)、用于HER2阴性乳腺癌治疗的CDK4/6抑制剂Ibrance(帕布昔利布)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Xeljanz(托法替布,尚杰)。辉瑞非常看好其创新药业务的未来前景,该公司表示,到2022年预计将有25-30种新药获批上市,而且其中有高达15种药可能成为重磅炸弹级别的产品。 此外,该美国制药巨头在生物类似药业务领域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Inflectra (英夫利西单抗,强生类克的生物类似药)的带领下,辉瑞生物类似药业务在Q2实现了高达44%的同比增长率。
在中国市场的推动下,新兴市场已成为辉瑞业绩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Q2期间,辉瑞新兴市场的销售额实现14%的同比增长至32.14亿美元;H1期间的销售额也实现17%的同比增长至62.92亿美元。据介绍,在上半年期间,辉瑞的创新药物部门和健康事业部的非专利药品分别在新兴市场创造了23.9亿美元(+ 19%)、38.9亿美元(+ 16%)的销售额。中国是新兴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辉瑞首席运营官Albert Boula在财报网络会议上指出,中国市场在第二季度的营收实现了24%的同比增长。
中国现在所呈现的增长引擎显然对辉瑞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公司重组计划产生了重大影响。从2019年财年开始,辉瑞将把现存的两个业务部门(创新事业部和健康事业部)分为三个业务部门:基于科学的创新药物部门(包括生物类似药以及专注于抗感染药物和无菌注射剂的医院业务部门)、由专利过期品牌药和仿制药组成的成熟药品部门、消费者保健部门。其中,成熟药品部门将作为辉瑞的一个独立业务来运作,该部门将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包括独立的制造、营销、监管等其他能力。根据辉瑞第二季度的财报网络会议,成熟药品部门的领导团队将会设在中国。
辉瑞此前曾表示,预计公司2020年之后将有更快和更持续的业务收入增长组合,重组将使各块业务更好地定位以达到其增长潜力。CEO Ian Read认为,公司重组是辉瑞业务在这一过渡期间的自然演变,重组的目的旨在更好地捕捉新的增长来源,其中新兴市场和中国是关键因素。首席运营官Boula强调,对于成熟药品部门,“这个行业的增长动力是城市化,[…]中产阶级的数量正在增加,特别是在亚洲,这可以提高数亿人对药品的可及性”。Boula表示,中国市场24%的同比增长率意味着该市场在前六个月的营业收入增长了“约5亿美元”。 Boula指出,“如果你推算的话,全年的业务增长可能会达到10亿美元”,我们的目标是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对于成熟药品部门业务的自主权,Boula说:“若想在这项业务中取得成功,你需要确保对当地市场有很好的认识 [...]你需要良好的自主权,因为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业务领域”,因此领导层将会设在中国。 Ian Read指出,基于中国主要依靠增加销售队伍投入而非研发投资来推动增长,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管理成熟药这个与创新药物部门结构截然不同的部门。此外,Ian Read还表示,拆分成的三方业务未来也可能会遭遇抛售,他认为:“我们一直专注于股东回报,而不是公司的规模”,而且对于三个业务部门中的每一个部门的价值,我们都将“寻找机会最大化”。
关于煜森资本 煜森资本成立于2016年,聚焦国际先进的生物医学科技,旨在打造一流的医疗健康创业和投融资平台。核心团队由一批业内资深企业家、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组成,拥有丰富的研发、管理、创业、投资和资本运作经验,并拥有深厚的行业资源。煜森资本核心业务,包括天使投资、共同创业、财务顾问和专项投资基金四大板块。煜森资本秉承“投资并与企业共成长”的理念,致力于成为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推动和协助企业共同发展,与投资和服务的企业携手构建中国医疗健康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