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投资:推动高校新药研发项目产业化,百年壹号获1.5亿元首轮融资

成都百年壹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宣布获得1.5亿元首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德同资本、未名资本、成都生物城、广州科金领投,据悉,融资将用于生产基地搭建。


百年壹号成立于2017年,定位于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及新药研发机构,主要开展CAR-T细胞治疗与肿瘤疫苗等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以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等一类新药研发,其生产中心——百年壹号研究院已于2019年1月正式落户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谈及该项目的创立背景,百年壹号院长兼总经理岳帅凯表示,高校好的研究项目太多了,但囿于研发过程中过高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以及缺乏生物创新药审批申报经验等,好多项目可能“胎死腹中”,而百年壹号想做的便是想打造一个模式,帮助好的研发项目实现产业转化,以减少单个项目的研发成本,让资源最大化;当然,过程中研发团队会以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并作为技术管线公司的CTO,在全过程中把握研发。


为此,百年壹号背靠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达成了排他级合作,搭建7条技术管线,包括CAR-T研发中心(具备从设计到临床完整的CAR-T细胞研发链)、DC疫苗研发中心、干细胞研发中心、基因疫苗研发中心、细菌疫苗研发中心、mRNA疫苗研发中心等,为项目转化提供技术平台——目前已涉及的项目达到90余个


1554711665(1).jpg

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图(已落地)


据岳帅凯介绍,该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前已完成93个一类新药的成功转化,证明了其产业转化的能力。另外,百年壹号还按照国内最新标准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和温江生物城建设了GMP场地,共计有8000㎡左右,能承接项目最终成果的量产。


据悉,该生产中心预计今年8月30日投入使用,预计今年会有20个项目进入中试,且今年7个、明年15个左右一类新药拿到临床批件。


岳帅凯表示,鉴于单抗生物药在中国已经趋于完善,且外企远远领先于中国企业,因此,在项目选择上,百年壹号不做单抗药,而是专注在基因和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细菌治疗等生物药或新疗法


他认为,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都还在起步阶段、差距不大,能通过自主研发得上国际趋势,而现在正是弯道超车的黄金时段。另外,政策也在推动引导生物医药行业,包括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政策生效,服务科技创新的科创板拉开帷幕等,都在引爆资本对生物医药的热情。


据了解,公司现有的产业化团队曾在益佰制药成功推动“克咳”、“艾迪注射液”的研发和上市。


参考资料:

[1] “百年壹号”获1.5亿元首轮融资 Retrieved on Apr 8, 2019 from 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