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基石药业宣布avapritinib的一项1/2期研究近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NMPA)批准,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Avapritinib是一款由Blueprint Medicines开发的靶向于活性激酶构象的1型抑制剂,基石药业于2018年6月通过合作获得该药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授权。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出色的数据,该药已先后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快速审批资格和突破性疗法认定。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有数据显示,该疾病在所有胃肠道恶性疾病中占比约为0.1%~3%,可以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其中以胃最为常见。
近期研究发现,基因突变在GIST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起较大作用,最常见的GIST是由于KIT或PDGFRα基因的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失调。大约90%新诊断GIST的病例与这两个突变有关。依据基因突变原理设计的靶向新药avapritinib,已经被证明对KIT和PDGFRA(主要是PDGFRA D842V突变)驱动的GIST有广泛抑制作用。而且研究表明,与现有的多激酶抑制剂相比,avapritinib对KIT和PDGFRA的选择性明显高于其他激酶。
自基石药业获得该款候选药物的授权之后,不断加快推进该候选药物在中国的研发进展。今年2月,avapritinib作为三线或以上治疗KIT基因突变驱动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3期临床试验在中国获批。这是全球VOYAGER 3期试验的一部分,将在既往接受2或3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包括伊马替尼治疗的晚期GIST患者中比较avapritinib和目前标准疗法的瑞戈非尼,旨在评估avapritini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疗效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
在截至2018年11月16日的NAVIGATOR 1期临床研究主要数据中:43例PDGFRA外显因子18突变的GIST患者,客观缓解率为86%(1例有待确认);111例4线或以上的GIST患者,客观缓解率为22%(1例有待确认),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10.2个月;总体安全性与之前的结果一致,大多数不良反应为1-2级。
而此次基石药业即将开展的桥接注册试验,是一项中国单独桥接注册性研究,包括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试验,旨在评估avapritinib在中国患者中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疗效。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Blueprint计划将于今年上半年向FDA提交新药申请,用于PDGFRα D842V驱动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治疗。
基石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江宁军博士表示:“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桥接试验,以Blueprint Medicines将在美国递交FDA的数据支持在中国的新药申请。”
有数据显示,全球胃肠间质瘤的发病率大概为14.5例/100万人,患病率129例/100万人。专家指出,胃肠间质瘤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对传统化疗、放疗等方法不敏感,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于高危患者而言,术后复发率超过50%,后续治疗尤为困难。Avapritinib则有望以独特的临床优势,为胃肠间质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此次临床试验的获批,有望加速该药在中国的注册和上市进程。希望这款突破性疗法能够尽快在全球以及中国上市,为胃肠间质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