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投资: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国

近日,一项计划纳入1万例患者随访3年的大型肺癌真实世界研究在深圳启动,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当下,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逐渐成为科研发展的趋势,这一研究也在近年来受到国家和产业重视。对此,医药观澜整理出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国的进展,包括已开展的研究和近期行业动态。


研究以肿瘤为主



真实世界研究是对临床常规产生的真实世界数据进行系统性收集并进行分析的研究,其研究可随机或非随机,可回顾,可观察,也可前瞻。目前,在ClinicalTrials上,已登记了超过1000项真实世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在中国开展的研究有144项。


在这144项国内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里,在肿瘤领域开展的研究居多,占54项。具体的,肺癌是研究最多的一个癌肿,且在共计24项肺癌的研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18项。其次是胃癌和乳腺癌,分别登记了8项和5项研究。此外还有食管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肝癌、前列腺癌、肝胆管瘤等。


1559196983(1).jpg


在这些肿瘤上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里,大多数为探索具治疗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比如手术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其中靶向治疗药物包括一系列替尼类产品,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克唑替尼、阿帕替尼、安罗替尼、奥西替尼、达沙替尼。例如,在一项拟纳入40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登记编号#NCT03646994),旨在分析一线使用克唑替尼治疗ROS1重排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实际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近年来在中国获批上市的免疫疗法也开展了相应的真实世界研究。这是一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发起,探索抗PD-1/PD-L1抗体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真实世界研究(登记编号#NCT03787953)。该研究拟纳入400例患者,计划随访时间为12个月。研究对象没有特定排除标准,均为2015年至2019年访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并接受抗PD-1/PD-L1抗体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


除了肿瘤,这些真实世界研究还在糖尿病、高血压、乙型肝炎、艾滋病、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的疾病领域开展。包括国家级、全球性的登记性研究,也有已上市药品开展的4期临床,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痰热清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


行业进展



2018年,是真实世界研究在国内发展较快的一年。这一年,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和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携手发布了《2018年中国真实世界研究指南》,这是中国首个真实世界研究的指南。同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领衔开展的一项中国真实世界多中心观察研究(摘要编号#4052)也在2018年ASCO年会上亮相。


更早之前,2004年发起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KSCDC)和发表在CA Cancer J Clin杂志上的2015中国癌症统计数据,已成为国内真实世界研究的重要范例


在监管方面,国家药监局在去年组织开展了“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研究”课题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真实世界证据如何用于监管决策”。今年4月,在《国家药监局启动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首批启动的9项行动计划项目里,包括一项真实世界数据用于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实际上,早在2016年美国FDA就发布了《采用真实世界证据支持医疗器械的法规决策》草案。尽管在中国,尚未有药监部门出台的系统性指南对真实世界研究提供建议和指导,但行业各方对于这种研究的意识正在提高,多方力量正在推动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结语



真实世界研究指在较大的样本量的基础上,在真实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意愿非随机选择治疗措施,开展长期评价,并注重有意义的结局治疗,在广泛真实医疗过程中评价干预措施的外部有效性和安全性。


根据《2018年中国真实世界研究指南》,真实世界证据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还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内容,其相关技术方法也还有待完善,目前仅作为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决策的补充证据


1559197009(1).jpg


利好的是,大数据时代为真实世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图像识别、文本识别、声音识别等新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多维度数据整合及一体化管理成为可能。未来,真实世界证据对于未来健康和医疗的推动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