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投资: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突出问题

随着生物技术不断涌现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全面扩张阶段,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发展快速化、技术精准化及战略布局密集化的特点。“十三五”以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也取得长足发展,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中国加入ICH与国际对接,港股和科创板对未盈利新药研制企业打通新的融资通道,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推开了大门。虽然如此,但产业的生产研发只是初具规模,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特别是疫苗、单抗及基因与细胞治疗三个重点领域,急需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方向,从而助力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疫苗制品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国,也是疫苗使用量最大的国家。随着国内外对疫苗需求量的增加,我国疫苗产量不仅要满足国内市场,还要实现国际化。而疫苗研制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向开展:①加快开展MERS、埃博拉、H7N9等突发性传染病疫苗的研究;②加强目前尚未解决的传染病,如艾滋、丙肝等疫苗研究;③联合疫苗的研制;④新型佐剂的研究。


抗体药物


近两年,我国单抗药物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主研发单抗创新药和对标国际的生物类似药相继上市,但与国际市场相比,上市销售产品仍较少,市场空间巨大,或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主要体现如下:①加强创新型单抗药物研制,特别是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纳米抗体等;②原研单抗药物专利保护陆续到期,加快生物类似药的研究与开发;③加速解决单抗药物CMC及商业规模化生产等关键技术与工艺研究。


基因和细胞治疗


我国以反义核酸、小干扰RNA为代表的核酸药物研发与世界保持同步,且已进入临床研究。而CAR-T研究仅次于美国,成为当前CAR-T临床试验最活跃的国家。然而无论研究还是产业化仍都存在尚未解决的难题。针对CAR-T细胞治疗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①如何有效降低CAR-T毒性,保证其安全性;②CAR-T应用于实体瘤,增强输送能力和寻找新特异靶点是研究的方向;③细胞制备的自动化程度和质量控制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及相关机构共同努力,需要加强业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世界生物医药科技中国展(bioLIVE China)就为产业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


bioLIVE China 2019将于2019年6月18日-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Informa Markets及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举办。bioLIVE聚焦生命科学、生物科技与创新药物,将解决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在产品推广、技术创新、工艺优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生物加工和制造,实现商业目标和长远规划,引领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bioLIVE不仅云集了三生制药、甘李药业、华兰生物、金赛药业、双鹭药业、前沿生物、深圳迈高等生物制药企业,还吸引了包括思路迪、金斯瑞、百奥赛图、优睿赛思、派金生物、爱博泰克、通用生物、北纳生物等生物技术企业展示对接。展示产品从生物原料、生物酶、重组蛋白、血液制品,到新型疫苗、治疗性抗体、转基因小鼠,技术服务,数据系统研发平台等。


同期将举办Bio S&T和第六届中国生物制药峰会等多场活动。活动将紧密追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和热门话题,侧重单克隆抗体药物、GMP生产等重要领域,解密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涉及的研发生产、市场战略、临床研究、专利策略、投融资等问题。会展联动将为生物医药专业人士,投融资机构提供一个信息共享与互惠合作的年度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