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款临床在研产品新进展及预计里程碑事件
- 泽布替尼对比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初治(TN)慢性淋巴细胞淋巴瘤(CLL)或小淋巴细胞(SLL)的全球3期SEQUOIA临床试验完成患者入组。
- 由MEI Pharma开展的泽布替尼联合在研高选择性口服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ME-401的1b期临床试验完成了首例患者给药。
- 用于治疗R/R MCL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NDA)以及用于治疗R/R CLL或SLL患者的NDA预计于2020年上半年在中国获批。生产现场检查将于技术审评完成后开始,此外,公司应审评部门要求提供了补充非临床以及药学信息。
- 于2019年或2020年初在美国递交首项NDA;于2019年在中国递交用于治疗WM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sNDA);于2019年公布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的全球3期ASPEN临床试验主要数据。
- 最早于2020年公布泽布替尼对比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TN CLL或SLL患者的SEQUOIA临床试验主要期中分析;以及于2019年启动一项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对比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先前未接受过治疗且不适合干细胞移植的MCL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
- 在中国向国家药监局(NMPA)递交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的sNDA,并被纳入优先审评。
- 与新基公司达成共识,在百时美施贵宝完成对其收购前,收回全球授权并获得1.5亿美元合作终止费用。
-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治疗一线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完成患者入组;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治疗一线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完成患者入组。
- 启动了以下临床试验:一项在中国开展的铂类药物和依托泊苷联合或不联合替雷利珠单抗用于治疗未经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3期随机化临床试验;一项在中国开展的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化疗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UC的3期随机化临床试验;以及一项在中国开展的替雷利珠单抗对比安慰剂联合放化疗用于治疗局限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3期随机化临床试验。
- 用于治疗R/R cHL患者的NDA在中国获批;
- 于2019年或2020年早期公布用于治疗二线或三线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全球2期临床试验主要数据并开展药政对话;
- 于2019年或2020年公布在中国开展的用于治疗一线鳞状NSCLC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主要数据;
- 于2020年公布在中国开展的用于治疗一线非鳞状NSCLC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主要数据;以及
- 用于治疗一线HCC患者的全球3期临床试验于2019年完成患者入组;用于治疗二线NSCLC患者的全球3期临床试验于2019年或2020年初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完成患者入组。
3.Pamiparib
生产、商业产品及公司发展
3.公司发展
经香港联合交易所(HKEX)批准,在符合特定收入及市值门槛后转为普通公司上市;百济神州在HKEX的股票代码中的“B”标志也就此移除,公司的普通股也可能具备资格被纳入恒生指数。
联合SpringWorks Therapeutics成立了MapKure以开发由百济神州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在研高选择性的新一代RAF激酶抑制剂BGB-3245;
任命吴清漪女士为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任命刘焰女士为副总裁、大中华区市场营销负责人。
4.财务相关亮点
从新基公司就替雷利珠单抗合作终止中获得1.5亿美元。
销售成本:二季度销售成本为1784万美元,销售成本与收购ABRAXANE、瑞复美及维达莎用于中国分销的费用有关。
研发(R&D)费用: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2876亿美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1.6425亿美元。研发费用的增加主要归因于开展的和新启动的晚期关键性临床试验支出的增加、临床后期候选药物的注册登记和商业发布准备、产品上市前活动和供应相关的生产成本。此外,公司就BioAtla合作协议支出了2000万美元的预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