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投资:和记黄埔医药IDH1/2抑制剂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8月13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默示许可栏目更新,和记黄埔医药旗下的新型小分子IDH1/2抑制剂HMPL-306片获临床默示许可,适应症为伴有易感异柠檬酸脱氢酶-1/2(IDH1/2)突变的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美国FDA已相继批准了首款IDH2抑制剂enasidenib首款IDH1抑制剂ivosidenib用于白血病的治疗。目前中国尚未有该靶点药物获批上市。


1565926792(1).jpg
截图来源:CDE网站


IDH是人体内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的限速酶,分IDH1、IDH2和IDH3三种。研究表明,IDH突变是一些组织癌变的原因之一,在包括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神经胶质瘤、软骨肉瘤和胆管癌等多种肿瘤中,均发现了IDH1IDH2突变,其中肝内胆管癌病例中近1/5患者携带IDH1突变。其作用方式在于,IDH1/2突变可导致DNA和组蛋白的异常高甲基化,从而引起表观遗传异常修饰改变而影响某些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而IDH抑制剂则能够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中的IDH突变位点,诱导组蛋白去甲基化,达到抑制肿瘤发展的效果根据作用靶点,IDH抑制剂分为IDH1抑制剂、IDH2抑制剂和IDH1/IDH2抑制剂3种。


和记黄埔医药旗下的HMPL-306是一款新型小分子IDH1/IDH2抑制剂虽然目前尚未披露更多信息,但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会是备受关注的治疗领域。

1565926822(1).jpg

在全球领域,目前仅有两款靶向IDH新药获得FDA批准,均用于治疗白血病。首款IDH2抑制剂enasidenib由Agios Pharmaceuticals与新基研发,于2017年8月被FDA批准治疗IDH2突变患者的复发性AML。首款IDH1抑制剂ivosidenib也是由Agios 开发,于2018年7月获得FDA批准治疗携带易感IDH1突变的成人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


公开数据显示,AM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每年在美国约有20000例新发病例,患者五年生存率约为27%。在中国预计每年新发病例超过30000例,五年生存率低于20%大部分AML患者最终会对治疗产生耐药或复发,发展为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


在中国,目前尚无靶向IDH抑制剂获批上市。今年7月,Agios合作伙伴基石药业宣布 IDH1抑制剂ivosidenib在中国启动一项注册性1期试验获批,治疗携带IDH1基因突变的R/R AML患者。9月,ivosidenib全球3期注册试验AGILE在中国获批,以评估ivosidenib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新诊断的IDH1突变型、不能接受强化化疗的AML患者的疗效,基石药业负责全球试验在中国的开展。

1565926851(1).jpg
截图来源: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


此次,和记黄埔医药IDH1/2抑制剂HMPL-306片在中国获得临床默示许可,这意味着和记黄埔医药已加入了IDH这一靶点的研发赛道。和记黄埔医药隶属于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hi-Med),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为全球病患研发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药物。该公司首款创新药呋喹替尼于去年11月在中国获批上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我们希望这些创新疗法能够在中国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早日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