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强生(J&J)公司旗下的杨森制药三款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其中两款拟开发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分别是JNJ-56136379片和JNJ-73763989注射液。还有一款guselkumab(商品名:Tremfya),拟开发适应症为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
其中,JNJ-56136379(JNJ-379)为衣壳组装调节剂,这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HBV复制抑制剂,具有抑制病毒生命周期的早期和晚期步骤的双重作用机制;JNJ-73763989注射液暂无更多公开信息;Guselkumab则是第一款获得FDA批准的选择性靶向阻断细胞因子IL-23的生物制剂疗法,用于治疗患有中度至重度斑块性银屑病。
JNJ-56136379
JNJ-56136379是杨森制药正在研发的一款阻断HBV复制的HBV衣壳蛋白装配抑制剂。作为一种有效的选择性HBV复制抑制剂,JNJ-56136379具有抑制病毒生命周期的早期和晚期步骤的双重作用机制。
在一项1a期的首次人体试验中,JNJ-56136379用药28天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具有有效的抗HBV活性。研究显示,该药物或有望帮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有限的治疗方案实现对感染的功能治愈。这一研究结果在第27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APASL 2018)上得以公布。
乙肝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可导致肝硬化,是全球80%原发性肝癌的直接病因,而且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方法。尤其中国是乙肝大国,乙肝患者临床上亟需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数据估计,全国13亿人口中有1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占全球乙肝携带者的1/3,且乙肝发病率还在持续上升。

▲图片来源:123RF
此次JNJ-56136379临床试验的获批,将加速该药在中国的临床开发进展,对于中国乙肝患者群体而言也是福音。根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杨森制药目前正在慢性乙肝患者中进行2a期临床试验,以评估JNJ-56136379单药和与核苷(酸)类似物联用的疗效、安全性。
Guselkumab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治疗手段有限,多数患者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据估算,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率为11.6/10万,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年2月,杨森制药英夫利西单抗(类克,一款TNF-α抑制剂)在中国获批用于对接受传统治疗效果不佳、不耐受或有医学禁忌的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成年患者。
人源化单抗药物guselkumab与传统靶向TNF的抗炎抗体相比,可特异性地作用于全新靶点白细胞介素(IL)-23。IL-23在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分化和增殖以及由其产生的包括IL-17和IL-22在内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中起着关键作用。Th-17/IL-17通路在抵御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的宿主防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也是包括银屑病性关节炎在内的慢性炎症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guselkumab能够阻止IL-23与其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断IL-23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图片来源:123RF
2018年10月,杨森制药在中国申报guselkumab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拟开发适应症为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今年6月,该公司首次在中国递交了该药的新药上市申请。值得一提的是,guselkumab还被列入了NMPA发布的《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治疗适应症为:红皮型银屑病、斑块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寻常型银屑病。
此次guselkumab在中国获批临床,拟开发适应症为溃疡性结肠炎。事实上,该药在溃疡性结肠炎上的全球性临床试验已开展至2b/3期。此外,guselkumab正在开发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包括克罗恩病(2b/3期)、化脓性汗腺炎(2期)。截至目前,guselkumab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