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新秀!又一款TIM-3抗体获批临床,看中国在研产品都有哪些?

今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由智康弘义生物申报的一款TIM-3抗体WBP3425注射液已经获得临床默示许可,拟用于实体瘤治疗。这是中国第3家获批临床的TIM-3抗体。得一提的是,TIM-3是继CTLA-4和PD-1之后,免疫疗法研究领域最为热门的免疫检查点之一,被视为是抗癌靶点的“新秀”在此之前,中国国内仅恒瑞医药研发的SHR-1702处于1期临床阶段,科伦药业的一款抗体也于不久前获批临床。


1577241326(1).jpg

图片来源:CDE官网截图


自2016年Nature子刊发表文章《免疫疗法:再见PD-1,你好TIM-3》(Immunotherapy: PD-1 says goodbye, TIM-3 says hello)开始,TIM-3这一靶点被更多人所关注。TIM-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3)是一类T细胞表面抑制性分子,能够引起癌症与慢性病毒感染过程中T细胞衰竭,对肿瘤细胞杀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靶点有研究表明,抗TIM-3单抗还有望PD-1/PD-L1等抗体起到协同作用,用于治疗PD-1/PD-L1药的

TIM-3靶点抗体展现出的治疗潜力,使其开发前景备受期待。根据人民健康网早前的检索截止到2019年3月7日,TIM-3抗体领域全球共有376件专利,美国、中国、欧洲和日本是该领域的主要专利申请国。尤其是2014年之后,随着TIM-3抗体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试验的展开,TIM-3抗体及其应用的专利申请开始出现井喷趋势


目前,全球尚无 TIM3抗体药物获批上市。从近期查询的数据来看,全球在研项目数量不到20款。其中研发进展最快的是诺华(Novartis)的MBG453和葛兰素史克(GSK)的TSR-022,目前处于2期临床阶段,均为TIM-3抗体与PD-1抗体联合疗法;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的LY3321367处于1期临床试验,也是TIM-3抗体与PD-1抗体联合治疗。由罗氏(Roche)研发的RO7121661是一种TIM-3/PD-1双特异性抗体,可靶向TIM-3和PD-1双靶点。此外还有个别单药治疗的研究项目。


而在中国,已经有一些公司开始布局这一靶点,目前迈入临床阶段的有四款:


  • 恒瑞医药的SHR-1702目前SHR-1702是中国国内研发进展最快的一款产品。今年4月,恒瑞医药启动SHR-1702单药或联合PD-1抗体治疗晚期实体瘤的1期研究,计划入组54~78例晚期实体瘤患者。该研究目的是检验SHR1702单药或联合PD-1抗体卡瑞利珠单抗在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 科伦药业的KL-A293:根据科伦药业今年9月15日公告,该公司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与安源医药共同开发的创新肿瘤免疫药物KL-A293注射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通知书。根据公告,KL-A293注射液在肿瘤动物模型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兼具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智康弘义生物的WBP3425注射液: WBP3425注射液是由智康弘义生物研发的一款TIM-3抗体,拟用于实体瘤的治疗。今年10月,该在研药物申报临床获得CDE受理,并于今日正式获批临床,迈入了临床开发阶段。


  • 百济神州的BGB-A425:根据百济神州2018年年报信息,BGB-A425是一款在研TIM-3抗体,百济神州已经启动了一项联合替雷利珠单抗的全球1期临床研究。在中国,尚未看到该药物公开的临床申报信息。


此外,根据公开信息,还有一些公司的产品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包括复宏汉霖的HLX52还有丽珠单抗公司也曾公开表示后续在研品种包括抗TIM3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内的多种抗体药物。


我们很高兴看到,TIM-3抗体成为抗癌攻坚战中的新秀,它的治疗前景备受期待。同时,TIM-3靶点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均无产品上市,医药公司还大有可为。希望这些临床研究顺利开展,早日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