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不仅是诺贝尔奖的故乡还是全球生命科学产业的领先者之一。瑞典拥有许多影响世界的医学发明,如心脏起搏器、呼吸器、人造肾、超声波、伽马刀、局部麻醉等。在人口仅908万的瑞典,有超过800家公司活跃在生命科学产业领域,包括生物科技、医学技术、医药、医疗器械、诊断设备等行业。据相关统计,瑞典是欧洲第四大生物技术国,在全球排行第九。如果按人均行业量以及生命科学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评比的话,瑞典则位居全球之冠。
一、瑞典的三大生命科学集群
瑞典的生命科学产业主要集中在瑞典标志性的三大生命科学集群,和乌默奥(瑞典北部最大的大学城)和林彻平等地。
1、斯德哥尔摩-乌普萨拉地区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乌普萨拉地区是瑞典东部生物技术中心,也是欧洲最大的生命科学集群,聚集了瑞典58%以上的生命科学企业,如法玛西亚、阿斯利康、通用医疗等知名跨国公司,被称为瑞典的“生物区”。生物区凭借斯德哥尔摩作为瑞典首都的优势,加上区内著名的乌普萨拉大学城、医学研究中心卡罗林斯卡研究院、科技交流平台卡罗林斯卡发明基地、卡罗林斯卡科学园等的汇集,成为了瑞典生物技术的核心地带。目前,瑞典生物区主要开展应用微生物学、免疫学、内分泌学、神经科学、癌症以及糖尿病、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
2、马尔默-隆德地区
马尔默-隆德位于瑞典南部,是瑞典的第二大生物技术产业带,拥有瑞典15%的生物技术公司。它紧邻丹麦,与哥本哈根一起被称为北欧的“药谷”。药谷聚集了100多家生物技术企业,建立了250各学术团体参与的基础研究网络。著名的德隆大学也坐落在此。德隆大学及其附属医院还合资建立了瓦伦堡神经科学中心,重点开展神经退行性疾病、休克、神经再植、中枢神经系统细胞信号传递等方面的研究。此外,2009年5月,16个欧洲国家决定在隆德建设欧洲散裂中子源项目,总投资14.8亿欧元,2013年动工,2019年开始运行,2025年全部完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在材料、生命科学、能源、气候等领域全球最先进的研究中心。
3、哥德堡地区
哥德堡地区聚集了瑞典14%左右的生物技术公司。哥德堡是瑞典仅次于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第二大城市,是瑞典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还是北欧国家里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临床研究是这一区的发展重点。该区医学院附属医院与企业合作了临床研究所和临床试验管理中心,直接参与跨国临床研究。
二、瑞典的生物制药公司
1、阿斯利康公司
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AstraZeneca plc),是一家由瑞典阿斯特拉公司(Astra AB)和英国捷利康公司(Zeneca Group PLC)于1999年4月6日合并而成的大型英瑞合资制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研发总部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2014年8月1日,阿利斯康以548亿市值成为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第六大公司。
阿斯利康生产的药品销售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6大治疗领域,包括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肿瘤治疗、呼吸系统、炎症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感染和疫苗。除了注重新药研发,阿利斯康还通过收购获得了很多重要的技术。如,2015年12月16日阿斯利康斥资5.75亿美元收购日本武田药品的核心呼吸药品业务,包括可预防慢性肺阻塞性(COPD)的药物(在美贩售的药品名为:Daliresp,在欧洲被称为:Daxas)Daliresp 是 COPD 市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同年12月17日阿斯利康斥资40亿美元收购未上市生物制药企业Acerta Pharma的55%股份,获得了Acerta Pharma一种治疗白血病的新药物。2019年3月29日阿斯利康制药投资69亿美元与日本第一三共共同开发癌症治疗用药,以提升在肿瘤医学用药市场地位。
2、法玛西亚公司(辉瑞)
法玛西亚始建于1911年,在公司成立之初,其大部分利润都来自“奇迹药”——Phospho-Energon。奇迹药的主要成分是小牛的大脑、糖和牛奶。起初以粉末形式与液体混合出售,但后来以药丸的形式。当时的广告宣称“奇迹药”能治疗很多神经系统紧张引发的疾病。凭借奇迹药的销售收入,法玛西亚得以开展药物研究和其他药物的生产,最终成为瑞典和国际制药领域的领导者。
“奇迹药“,Phospho-Energon
法玛西亚对瑞典的新药研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呼吸道、肿瘤药物、艾滋病等药物研发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法玛西亚拆分出了很多新公司。2002年7月,法玛西亚被辉瑞以600亿美元收购。
3、3H Biomedical公司
3H Biomedical公司总部位于瑞典的乌普萨拉科技园区 ,研发重点在于细胞免疫疗法和成人干细胞疗法。3H Biomedical可提供180多种成人干细胞产品。
4、Affibody公司
1998年成立,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公司主要利用Affibody®分子和Albumod™下一代生物疗法研制治疗、诊断影像等产品。公司目前拥有三个临床阶段计划:针对牛皮癣和B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案以及针对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成像软件,主要针对转移性乳腺癌。
三、瑞典知名的医疗器械公司
1、Gambro
Gambo于1964年在隆德成立,主要研制肝肾透析设备,是全球最大的血液透析设备制造商之一。2013年9月,Gambo被百特国际以40亿美元收购。
2、Elekta
Elekta是全球领先的专注为全身肿瘤和脑部疾病提供放射治疗解决方案的国际化公司,创立于1972,总部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司创始人为世界上首台伽玛刀发明者Lars Leksell教授。Elekta继2018年10月底在上海成立医科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后,又于2018年12月在上海注册成立了医科达(上海)科技公司。
3、ContextVision
ContextVision1983年成立,主要提供眼科治疗设备和方案。利用高清数码成像技术提高诊断速度和准确性,减轻大夫的工作强度,降低成本。公司在北京设有销售代理。
4、Getinge
Getinge1904年成立于瑞典Getinge小镇,为医院和生命科学机构提供重症监护、心血管手术、手术室、无菌后处理和生命科学解决方案。Getinge旗下的MAQUET是全球最大的手术室、ICU医疗工程和设备供应商之一。MAQUET在中国设立了一个全资子公司:迈柯唯(上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四、瑞典生命科学产业的启示
1、政府的大力扶持
瑞典蓬勃发展的生命科学产业离不开瑞典政府的大力扶持。早在1992年,瑞典政府在《研究法案》中,就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作为三大优先研究领域。1996年的《研究与社会法案》又提出要把瑞典的生物技术发展到世界领先水平。2000年,瑞典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瑞典战略领域。2004年6月,瑞典政府颁布《创新瑞典――革新增长战略》,意在强化瑞典“知识强国”(knowledge-based nation)的地位,提高瑞典的医药、医疗技术、生物科技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标是成为欧洲生命科学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为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瑞典还建立了授权体制,在专利法中规定,公立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可拥有公立研究项目成果的专利权(与公司或其它单位事先有专利权协议的除外)。
2、瑞典学术界的踊跃响应
瑞典的大学为了促进研究人员申请和转让专利,设立了许多咨询公司,协助进行专利申请和交易活动。而且,研究者可以在学术机构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促进了新生物科技企业的不断涌现。瑞典国际创新基金的一项调查显示,93%的瑞典生物科技公司参与了与学术研究者的研发合作。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瑞典研究人员研究开发和申请、转让专利的积极性,对促进生命科学产业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强度、多渠道的研发投入激励了产业发展。此外,瑞典学术界与企业界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传统,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例如,哥德堡大学的Sahlgrenska研究院是瑞典知名的医学院,曾经参与阿斯利康公司畅销的抗溃疡药品――洛赛克Losec的研发。1996年,瑞典通过新的高等教育法,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加强与社会合作,向公众提供研究情况,并把这作为一项重要的义务。该法案实施后,瑞典大学对促进与工业界合作和研究成果商业化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大学、科研机构与工业界的合作明显增强。
3、风险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
90年代后期,瑞典的风险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并日臻完善,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利润预期使得风险投资公司对生命科学产业的投资信心继续增强,大量资金拥入生命科学领域,为新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公司的起步和扩展阶段,约33%的种子基金投入新项目,66%的基金用于已获益项目的增资。近年来,学界的科技商业化意识进一步加强,皇家工学院、隆德大学、林彻平大学都成立了种子基金公司,由学校、风险投资公司、工业基金会及有关企业共同入股成立,专门、孵化、扶持生命科学领域的新企业。此外,瑞典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广泛参与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区域性和国际性科技计划,相关战略基金积极支持研究机构在各自领域内同世界一流的研究小组开展合作。
结语
瑞典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2006年中瑞两国签署了医疗卫生谅解备忘录,两国之间很多医疗方面的合作都是在这个框架下开展的。希望未来中瑞两国在生命科学领域能展开更多的合作,共同促进两国生命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