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丽珠医药(000513.SZ)出售医疗器械业务简述:5月26日晚间,丽珠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向独立第三方GenesisMedtech悉数出售医疗器械产品业务尼科公司19.99%股权,对价1.22亿人民币。预计出售增加净利润约8524万人民币。本次出售股权有效地实现了公司已投参股项目的退出,使公司更加聚焦创新医药主业。另一方面,健适医疗(GenesisMedtech)将完成对江苏尼科大部分股权的收购。尼科创始人兼总经理余永毅将继续留在尼科,担任公司董事长兼CEO,领导公司进行新产品的持续研发。江苏尼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取栓支架行业内首屈一指的本土企业,其自主研发的“Reco脑血栓取出装置”,适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用于移除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血管中的血栓,从而恢复血流。该产品已于2018年5月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获得批准的国产取栓支架。2. 远大医药(00512.HK)对比利时eTheRNA进行投资简述:5月31日,远大医药发布公告,集团近日与位于比利时的eTheRNAImmunotherapies NV (eTheRNA)订立股权投资协议,据此集团将在投资协议约定的相关条件满足后对eTheRNA进行900万欧元的股权投资。待股权投资全部完成后,集团将获得eTheRNA约13%的B类优先股,及一个董事席位。eTheRNA是一家临床阶段的mRNA新型疫苗技术公司,于2013年由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resiteit Brussel,VUB)著名免疫学家 Kris Thielemans教授联同其他合作伙伴创立,并获得VUB的TriMix相关技术的全球独家授权。eTheRNA依托于其成熟的mRNA生产工艺及纳米脂质体载体(LNP)技术,建立起具有广泛适用性和拓展性的研发平台,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和感染性疾病疫苗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目前TriMix技术针对晚期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性疫苗项目已经在欧洲开展1b期临床研究。目前,mRNA疫苗治疗领域是一个高壁垒的技术领域,目前在全球范围均处于早期研发阶段,全球发展较快的公司主要处于临床一期和二期研究阶段,尚未形成明显的领先优势。3. 新湖中宝(600208.SH):拟1.377亿元收购蕙新医疗34%股权简述:5月29日,新湖中宝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浙江新湖智脑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智新科技有限公司拟与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浙江新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据此,公司拟以13770万元收购新湖集团所持有的杭州蕙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34%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蕙新医疗34%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公告显示,杭州蕙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7月成立,注册资本227.2727万元,蕙新医疗专注于血液体外循环治疗领域,已成功研发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蕙新HX801。4. 亚泰集团(600881.SH):转让给长春高新城市建设投资合计30亿元资产简述:6月3日,亚泰集团(600881.SH)公告,为配合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北药园落户亚泰国际(002811,股吧)医药健康产业园,便于未来示范区管理及统一发展规划,同时有效整合公司资源、盘活公司资产,公司拟将吉林亚泰医药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控股子公司吉林亚泰永安堂药业有限公司和全资子公司吉林亚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亚泰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园内的部分资产和全部资产,分别以人民币22.86亿元、3.24亿元和3.94亿元的价格转让给长春高新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吉林亚泰医药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股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6月1日起生效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于2019年12月28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自2020年6月1日起生效。作为我国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卫健法》具有重大的战略全局意义,其实施将极大程度上推动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繁荣整个医疗卫生健康产业。简述: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以“协和”“华山”“湘雅”“华西”“齐鲁”“同济”“天坛”等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整治。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名称的规范管理,对含有“协和”等知名医院名称相关字词的企业名称,无授权的一律不得登记;已经登记注册的营利性医疗机构,无投资关系或相关授权的,指导其变更名称。 3. 二甲双胍中也存在NDMA水平过高!FDA要求5家公司召回简述:日前,FDA宣布在对缓释型二甲双胍药物进行测试后发现,某些二甲双胍产品中含有的NDMA水平高于监管机构规定的人体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而NDMA也是此前美国召回高血压和胃灼热药物的根本原因。美国监管机构表示,正与生产该药物的公司联系,以便启动药物召回工作。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常用药物,有多家公司生产。彭博社在其报道中表示,去年约有2100万张处方药用于该药物的缓释版本,这些处方约占美国所有二甲双胍处方的四分之一。彭博社称,预计本周就将启动二甲双胍的召回工作。4. 国家卫健委:发布《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简述:6月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从数据上看,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亮点:一是2019年医院数量为公立医院11930个,民营医院22424个。民营医院的数量依然超过公立医院,且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二是2019年全国公立医院的数量11930个,与2018年的12032个相比,减少102个。简述:6月5日,国家医保局就《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正在第二次向各界征求意见。文件指导思想显示,依托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平台,系统集成守信承诺、信用评级、分级处置、信用修复等机制,建立权责对等。协调联动的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信用评价制度。文件明确,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回扣”等各种形式商业贿赂、因价格和营销行为失当被医疗保障部门函询、调查、约谈、告诫、检查,医药企业推诿、拒绝配合、不能充分说明原因或作出虚假承诺等行为,都进入了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2020版)中。 简述:6月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指导意见,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新三板挂牌公司,申请转板到上交所科创板或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申请转板上市的企业应当为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公司,且在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还应当符合转入板块的上市条件。截至2020年6月3日,已有近50家公司申报精选层,其中47家已获受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47家企业中,医药企业占据5席。而在唯二两家已经上会的企业中,医药企业的子企业已经占据1席。但此前3家药企“官宣”申请转精选层的医药企业,却未在首轮出现。1. Nature:癌症细胞疗法「热门靶点」TOP20简述:5月26日,发表于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一篇题为”Cancer cell therapies: the clinical trial landscape”的文章中,作者提供了癌症细胞疗法管线和临床试验的最新信息,并将截至2020年3月的数据与去年同期后的数据做了比对分析。目前全球癌症细胞疗法管线包含1483种活跃的疗法,比去年增加了472种。在不同的细胞疗法类型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类疗法增加的最多(今年增加了290种,2019年增加了164种),而新型T细胞(如CRISPR工程改造的T细胞或γδT细胞)疗法和其它细胞疗法(如基于巨噬细胞的疗法)分别增加到了49和56种。2. “十三五”收官之际 我国1类化学新药进展和趋势简述: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收官之年,回望过往五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属性明显增强。2016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2016年第51号)》,51号公告调整化学药品注册分类类别,将化学新药分为1类新药和2类新药,1类: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指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新的注册分类方式,使得1类化学新药具备了“全球新”的属性,创新含金量大大提高。由于新药创制政策环境的改善,创新人才的引进,创新投入的增加以及创新模式的革新,我国创新药在“十三五”期间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国内1类化学新药研发呈现出以下几点特征。特征一:1类化学新药政策环境得以根本改善,鼓励政策贯穿临床研发、审评审批、生产制造、医保支付等药品全生命周期;特征二:1类化学新药研发热情高涨,国内企业、全球化药企纷纷加码创新研发;特征三:1类化学新药治疗领域集中在肿瘤、HIV、丙肝以及心脑血管、免疫系统疾病,多款临床急需,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重磅产品问世;特征四:1类化学新药创新主体成头部大型企业、微创型企业以及科研院所“三足鼎立”之势,研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3. 阿里健康发布《健康趋势白皮书》:解析线上5大最热领域简述:近日,天猫医药馆发布《天猫医药馆健康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针对医疗器械、计生情趣、隐形眼镜、滋补品、保健品,五大类目在线销售的大健康品类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白皮书》中关于医疗器械线上消费的描述,2019年消费人数比2018年增长了近70%,说明医疗器械线上消费已经越来越普及。其中线上家用医疗器械的消费以二三线为主。热门产品包括:治疗类(制氧机、雾化器、呼吸机、膏药贴)、康复护理类(轮椅、护具、护理床、护理垫等),这说明在二三线城市,对于慢性病管理和康复类的医疗服务,有着比较旺盛的需求。4. BMS放弃巨噬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JTX-8064全球开发权益简述:6月4日,Jounce Therapeutics宣布从BMS手中重新获得 JTX-8064的全球开发权益。JTX-8064是具有first in class潜力的高选择性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2(LILRB2)抗体,是Jounce Therapeutics转化医学平台发现的首个调节巨噬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候选药物。Celgene在2019年7月25日与Jounce Therapeutics签订协议,以5000万美元首付款、4.8亿美元里程金的方式获得JTX-8064的全球独家开发权益。但是BMS完成收购Celgene之后,对现有资产进行评估后认为JTX-8064与其已有产品存在重叠,因此决定放弃JTX-8064的全球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