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商集团(600774.SH)9亿元收购迪康药业 加码大健康产业布局简述:7月28日晚间,汉商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汉商大健康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蓝光发展和蓝迪共享合计持有的迪康药业100%股权。本次交易标的资产迪康药业100%股权的交易作价为9亿元。汉商集团拟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85亿元,用于收购迪康药业和补充流动资金。汉商集团主营业务为零售、会展等,零售主营业态有百货商场、 购物中心和专业店等。此番大手笔并购医药资产,其大健康版图逐渐清晰。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迪康药业致力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集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成渝两地拥有三个生产基地,涉及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产品的生产制造。迪康药业在胃肠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可吸收医疗耗材等多个主营领域拥有顶尖的研发能力和市场声誉,核心产品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通窍鼻炎颗粒等畅销十年。此外,7月10日,汉商集团收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医院31%出资份额,成为该中心第一大股东,进入辅助生殖服务市场。2. 通化金马(000766.SZ)拟2000万元转让全资孙公司策展医药100%股权简述:7月23日, 通化金马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圣泰生物与盘锦众盘化工有限公司签署了《黑龙江策展医药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圣泰生物将所持的策展医药100%股权转让给众盘化工,转让价款为人民币2000万元。由于近一年半时间,策展医药均处于亏损状态,通化金马此举意在甩“包袱”盘活资金。策展医药成立于2003年6月11日,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营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饮片等药品的批发及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的批发零售。2019年及今年上半年,策展医药处于亏损状态,营收分别为1442.02万元、0元;净利润分别为-229.09万元、-79万元。3. 远大医药(00512.HK)收购南京凯尼特股权 深耕神经介入治疗领域简述:7月27日,远大医药公告称,公司与南京凯尼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订立股权认购协议。待满足协议中相应的先决条件后,公司将分阶段认购南京凯尼特股份,直至最终获得标的公司100%的股权。南京凯尼特是一家主要从事神经介入领域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开发的公司。近年来,远大医药持续加码“精准介入治疗领域”的布局和投入。这次交易的顺利实施,将使得公司收获五个神经介入领域的高端医疗器械,进一步扩充公司在精准介入治疗领域的产品管线。南京凯尼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是第三代取栓支架,更利于手术操作者定位,具有便于医生操作、节约临床手术时间和费用、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代表着脑血管介入领域的研发新方向。4. 西门子164亿美元收购瓦里安 创今年医疗领域最大收购案简述:8月2日,德国西门子医疗(SiemensHealthineers)确认,将收购美国癌症医疗技术制造商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Varian Medical Systems),在完全摊薄的基础上全现金交易价值164亿美元。瓦里安是全球肿瘤放疗领域龙头,瓦里安在全球安装了8000多套放射治疗系统,占据全球超过50%的放疗市场份额。此次收购意味着西门子将进军肿瘤放疗市场,双方将在影像诊断、体外诊断和介入治疗等领域实现强强联合,成为医疗健康领域新航母。作为放疗设备市场的老大哥,瓦里安有着72年的历史,瓦里安是全球最大的 X 射线数字成像公司,直线加速器、伽马刀等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全球放疗设备主要来自于美国瓦里安(Varian )和瑞典医科达(Elekta)。瓦里安2019财年营业收入32.25亿美元,远超放疗市场第二名医科达。此次西门子收购瓦里安也是看好瓦里安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实力,两家公司的结合,能够形成真正覆盖肿瘤从诊断到治疗以及护理全流程的全集成平台。通过将两家公司高度互补的诊断工具、影像、放射治疗和人工智能能力结合在一起,瓦里安和西门子医疗将引领肿瘤治疗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更高效的诊断、更高质的治疗、更广泛的可及和更个性化的精确癌症治疗。1. 国家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简述:7月31日,为进一步加强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强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主体责任,规范药品上市后变更行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起草了《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0年08月15日,这是国内首部专门针对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起草的指导性文件,将对我国药品上市后监管工作和规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MAH)药品上市后变更行为提供更加系统、可操作性的要求。我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如何开展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的具体要求,背后体现出对于药品上市后变更复杂性和新监管时代的科学监管考量,充分体现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放管服的管理理念,充分释放MAH制度红利。2. 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调整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简述:7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简称“卫健委”)财务司发布《关于调整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调整后,2018—2020年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规划12768台,其中: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281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12487台。与原计划相比,净增2671台件。其中,将质子放射治疗系统的全国总体规划由10台调整为16台。华北地区由2台增加到3台、东北地区由1台增加到2台、华东地区由2台增加到3台、中南地区由2台增加到4台、西南地区由2台增加到3台、西北地区仍为1台。
简述:7月30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了2019年度药品审评报告。2019年,药审中心受理新注册申请8082件(含器械组合产品5件,以受理号计,下同),其中需技术审评的注册申请6199件(含4907件需药审中心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的注册申请),直接行政审批(无需技术审评,下同)的注册申请1878件。化学药注册申请受理量为6475件,占2019年全部注册申请受理量的80.2%。药审中心受理国产1类创新药注册申请528件(244个品种),其中受理临床申请503件(228个品种),上市申请25件(16个品种)。按药品类型统计,化学药401件(144个品种),生物制品127件(100个品种),创新药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抗感染和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简述:8月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参保人员用药保障水平,规范医保用药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文件,现制定2020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1. 开发基因调控疗法治疗自闭症等神经疾病,诺华与Sangamo达成合作简述:日前,SangamoTherapeutics宣布与诺华(Novartis)公司达成一项全球许可合作协议,开发和商业化基因调控疗法,以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及其他多种神经发育障碍。这项合作将利用Sangamo公司的专有的锌指蛋白转录因子(ZFP-TF)技术,通过上调或激活神经发育障碍中某些表达不充分的关键基因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Sangamo公司在锌指蛋白(ZFP)技术上具有丰富的经验,锌指蛋白能够识别DNA上的特定序列,而通过将不同的功能蛋白域与ZFP结合,可以赋予ZFP不同的功能。将调节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与锌指蛋白融合,可以让转录因子特异性地抑制或激活特定基因的表达。根据协议,诺华公司将向Sangamo公司支付7500万美元的前期付款。此外,Sangamo公司还可以获得最高7.2亿美元的其他开发和商业里程碑付款,并且有资格从合作产品的潜在商业销售净额中获得一定分成。2. Science:CRISPR领域两大“宗师”合作,深度解析单碱基编辑器脱靶机制简述:近日,基因编辑领域两位“宗师”David Liu及Jennifer A. Doudna合作,在《Science》首次揭开了一种“最有前途”的碱基编辑器的3D结构,为调整碱基编辑器、使之在应用过程中更加灵活和可控提供了路线图。2012年,基因编辑领域两大先驱Jennifer A. Doudna和Emmanulle Charpentier合作发布了基因编辑史上的里程碑论文,为世界带来了革命性的CRISPR-Cas9系统。8年来,这把“基因魔剪”以惊人的速度在农业、药物开发和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衍生出一系列基因编辑工具,成为人类改写自然遗传密码的首选基因组编辑器。然而,此类技术往往无法在高效替换DNA特定碱基的同时保证DNA双链不断裂,另外,脱靶效应也阻碍该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3. 60亿美元!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携手,达成肿瘤药合作协议简述:7月27日,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株式会社就靶向人滋养层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TROP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DS-1062达成了一项新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协议。DS-1062是一款潜在的重磅新药,有望重新定义肺癌,乳腺癌和其他多种癌症的治疗标准。DS-1062目前正在开发用于治疗表达TROP2的多种肿瘤,TROP2在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中过度表达。根据协议,第一三共将制造和供应DS-1062,阿斯利康将向第一三共支付10亿美元分期付款。一旦该药物成功获批上市,将额外支付高达10亿美元款项;以及高达40亿美元的销售相关里程碑款项。两家公司将在全球除日本外共同开发和商业化DS-1062,第一三共将保留在日本独家开发的权利。该合作协议于2020年7月27日生效。4. 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发布:华东、恒瑞、石药等17家医药企业上榜简述:7月27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共17家医药类企业上榜。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50.5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长11%;净利润达到了4.2万亿元,较去年增长超16%。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接近178亿元,相比去年提升了近10%。去年中国GDP突破99万亿元,这意味着榜上500家上市公司的收入总和仍然超过了中国当年GDP的一半。医药企业方面,与去年相比,康美药业、科伦药业跌出榜单,其他企业变化不大,大部分在排名上有所上升。
附录:产业内投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