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药讯 | 纵览全球药物靶点动态

 研发动态


1

恒瑞医药创新药注射用SHR-1916获批临床

近日,恒瑞医药收到NMPA的批准,即批准公司创新药注射用SHR-1916开展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SHR-1916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全新PEG修饰和位点突变的IL-2分子,可以通过激活JAK1/JAK3/STAT5信号通路,促进CD8⁺T和NK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基于本次临床批准,恒瑞医药将在国内开展1项SHR-1916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I期首次人体临床研究,以评估SHR-1916在晚期恶性肿瘤受试者中的耐受性、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初步疗效。

2

信达生物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第三个适应症

12月28日,信达生物宣布,其开发的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达攸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正式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GBM)。VEGF是一种血管生成过程中重要的因子,在多数人类肿瘤内皮细胞中过度病理表达。抗VEGF抗体,可以高亲和力地选择性结合VEGF,通过阻断VEGF与其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阻断PI3K-Akt/PKB和Ras-Raf-MEK-ERK等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以及血管新生,阻断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治疗效果。

3

百济神州TIGIT单抗接连获批三种癌症临床适应症

12月30日,据CDE官网公示,百济神州的TIGIT单克隆抗体BGB-A1217获批了三项临床适应症,分别为晚期鼻咽癌、食管鳞状细胞癌、宫颈癌。TIGIT已成为继CTLA-4、PD-1/PD-L1之外,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免疫检查点,TIGIT主要在T细胞和NK细胞表面表达,肿瘤细胞表面的CD155是TIGIT的高亲和力配体,TIGIT可通过与CD155结合从而抑制免疫激活。另外,多项临床前试验结果表明抗TIGIT抗体和抗PD-1/PD-L1抗体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

4

维迪西妥单抗获CDE突破性治疗认可

12月28日,荣昌生物开发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维迪西妥单抗(disitamab vedotin,RC48-ADC)被CDE正式授予突破性疗法资格。适应症为既往经过化疗失败后进展的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包括膀胱、输尿管、肾盂及尿道来源)

5

恒瑞医药「阿帕替尼」新适应症获批 ,治疗肝细胞癌

据NMPA官网最新公示,恒瑞医药创新研发的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阿帕替尼的新适应症已经在中国获批。根据恒瑞医药早前公告,该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系统性治疗后失败或不可耐受的晚期肝细胞癌(HCC)。阿帕替尼是恒瑞医药创新研发的小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VEGFR-2的ATP结合位点,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的生成,从而达到抗肿瘤目的。

6

靶向CD19,永泰生物CAR-T疗法获批临床

12月29日,永泰生物发布新闻稿,其CAR-T-19注射液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为适应症的新药临床试验(IND)已获CDE批准,预计将于2021年展开临床试验。这款CAR-T-19注射液的功能成分为经基因改造、表达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CD19在绝大多数阶段的B细胞表面广泛表达,同时由于B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突变导致的疾病,大多肿瘤细胞同样表达CD19,这使CD19成为治疗该类肿瘤的靶标之一。
上市之路

1

苑东生物「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获批上市

12月29日,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获NMPA批准上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主要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如近期缺血性卒中、近期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等。

2

诺诚健华医药1类创新药奥布替尼上市
12月25日,NMPA官方网站公示,已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奥布替尼片(商品名:宜诺凯)上市,适用于治疗:(1)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2)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奥布替尼为选择性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该品种上市为成人套细胞淋巴瘤、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3

和黄医药「索凡替尼胶囊」获批上市

12月30日,和黄医药索凡替尼胶囊的上市申请正式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索凡替尼是和黄医药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双重活性。索凡替尼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以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并可抑制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通过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

4

中国第2款CDK 4/6抑制剂!礼来乳腺癌新药获批
NMPA官网最新公示,礼来公司的CDK 4/6抑制剂abemaciclib(阿贝西利)片已经在中国获批。根据CDE官网信息,abemaciclib片本次申请的适应症为H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第二款在中国获批上市的CDK 4/6抑制剂。Abemaciclib片能够抑制Rb的磷酸化并且阻断细胞从细胞周期的G1期前进到S期,从而导致细胞衰老和凋亡。

5

默沙东三合一HIV疗法在中国获批
据NMPA官网最新公示,默沙东(MSD)公司开发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治疗药物多拉韦林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片,已经在中国获批。该申请适应症为,适用于治疗HIV-1感染且无NNRTI(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类药物拉米夫定或替诺福韦耐药性的既往或现有证据的成年患者。多拉韦林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片是由多拉韦林、拉米夫定以及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组合形成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其中,拉米夫定(lamivudine)和替诺福韦(tenofovir)均是一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另一重要成分多拉韦林(doravirine)是由默沙东公司开发的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创新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6

华宣布过敏性结膜炎新药在中国正式获批
12月29日,诺华(Novartis)宣布,Pataday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相关的眼痒。根据新闻稿,Pataday是升级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它将盐酸奥洛他定的浓度提升到了0.2%,不仅继续保持双效抗敏的作用机制,还将使用频率降低,一天一次,即可24小时持久有效,为中国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带来了更方便的治疗新选择。盐酸奥洛他定作为典型的具有拮抗组胺和稳定肥大细胞膜的双效作用药物,通过两种机制能够有效地抑制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已被中国境内外指南共识推荐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前沿创新

1

双管齐下的抗生素——IspH抑制剂
12月23日,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报告,Wistar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类新的化合物,它独特地结合了抗生素直接杀灭泛耐药细菌病原体和刺激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快速免疫应答能力,抗菌作用强,还能有效缓解抗生素耐药的问题。该实验团队采取了一种创造性的双管齐下的策略——双重作用免疫抗生素(dual-acting immuno-antibiotics, DAIA)来开发新的分子,它可以杀死难以治疗的感染病原体,同时增强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IspH酶是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酶,抑制该酶可以阻断MEP途径(非甲羟戊酸途径)并杀死微生物。此外,缺乏IspH会导致HMBPP的积聚,该模式刺激Vγ9Vδ2 T细胞扩张并产生细胞毒性蛋白穿孔素、颗粒溶素和颗粒酶,这形成了DAIA策略的第二重攻击。因此,IspH抑制剂可以像其他抗生素一样直接杀死细菌,也可以通过刺激免疫应答杀死顽固细菌。鉴于IspH在细菌界的广泛存在,这种方法可广泛针对多种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