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药讯 | 纵览全球药物靶点动态

研发动态



1

FDA批准lorlantinb晚期ALK阳性NSCLC一线适应症


3月3日,辉瑞宣布FDA批准了“LORBRENA®(lorlatinib)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将适应症扩展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LORBRENA是第三代ALK抑制剂,专门为ALK抑制剂常见耐药位点和增加血脑屏障通过性而设计,是克唑替尼的迭代产品,克服了克唑替尼透过血脑屏障弱问题和ALK阳性患者对前序治疗产生的部分耐药问题。


2

启愈生物Claudin18.2/PD-L1双特异性抗体获批临床

CDE最新公示,启愈生物以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递交临床试验申请的双特异性抗体Q-1802冻干粉针获得临床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晚期实体瘤。Q-1802一方面可以通过Claudin18.2抗体介导的效应细胞杀伤肿瘤,另一方面通过PD-L1抗体阻断PD-1信号,同时激活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体内动物药效验证了上述机制,并显示Q-1802药效优于PD-L1抗体和Claudin18.2抗体的联用。Q-1802可利用Claudin18.2抗体将PD-L1抗体特异性地靶向到肿瘤组织,显著降低系统暴露量,降低副作用。

3

联拓生物引进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候选药

近日,联拓生物发布新闻稿称,将在多地共同开发和商业化ReViral公司候选药sisunatovirSisunatovir是一种口服融合抑制剂,旨在通过抑制由F介导的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融合,以阻断RSV复制。这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小分子药物,曾获FDA快速通道资格,目前正在儿童和成人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进行2期临床试验。

4

贝达药业抗肿瘤1类新药(PI3Kα)抑制剂获批临床

据CDE网站最新公示,贝达药业的1类新药BPI-21668片获得两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公开资料显示,BPI-21668是一款磷脂酰肌醇3-激酶α(PI3Kα)抑制剂,拟用于治疗PIK3CA基因突变的晚期实体瘤

5

辉瑞BRAF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临床,针对结直肠癌

据CDE网站信息显示,辉瑞(Pfizer)公司的BRAF抑制剂encorafenib硬胶囊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治疗结直肠癌。encorafenib已获美国FDA批准治疗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成人患者,BRAF基因突变大约出现在15%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中,这些患者预后尤其不良。而V600突变是最常见的BRAF基因突变,携带BRAF V600E突变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携带野生型BRAF基因患者的两倍。

6

默沙东从康方生物引进的CTLA-4单抗联合疗法在华获批临床

CDE网站最新公示,默沙东(MSD)提交的1类新药MK-1308A注射液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根据公开资料,MK-1308A是MK-1308和默沙东的PD-1抑制剂Keytruda(pembrolizumab)的联合治疗方案,MK-1308是一款靶向CTLA-4的新型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CTLA-4是T细胞反应的主要负调控因子之一。MK-1308可与CTLA-4结合并阻断其配体CD80和CD86的相互作用,抑制CTLA-4的功能,进而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7

靶向CD19!瓴路药业联合申报的抗体偶联药物获批临床

据CDE网站信息显示,ADC Therapeutics和瓴路药业联合申报的注射用loncastuximab tesirine(Lonca)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针对的适应症为特定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或套细胞淋巴瘤患者Lonca由人源化的抗CD19单克隆抗体与吡咯并苯并二氮(PBD)二聚体细胞毒素连接构成。一旦与表达CD19的细胞结合,它就能够被细胞内化,并释放细胞毒素。这种细胞毒素能够不可逆地与DNA结合,产生高效的链间交联,阻止DNA链分离,从而破坏基本的DNA新陈代谢过程,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上市之路

1

荣昌生物 1 类新药「泰它西普」即将获批

3月4日,NMPA 官网显示,荣昌生物 1 类新药注射用泰它西普的上市申请变为在审批,适应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预计近期即将获批。泰它西普是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自主研发的靶向 BLyS 和 APRIL 的原创性抗体融合蛋白药物,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自身免疫疾病。BLyS 和 APRIL 是 B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关键因子,该因子的过度表达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 B 淋巴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原因,抑制 BLyS/APRIL 能更加有效地降低机体免疫反应,达到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目的。

2

宫颈癌新药:首款靶向TF-ADC药物即将进入市场
近日,Seagen和Genmab宣布向FDA提交其靶向组织因子(TF)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tisotumab vedotin的BLA,以寻求获得加快批准,用于治疗接受过化疗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Tisotumab vedotin结合了Genmab公司的TF靶向单抗tisotumab以及西雅图遗传学公司的ADC技术,该药旨在靶向癌细胞上的TF抗原,并将细胞毒素MMAE直接递送至癌细胞内。

3

葛兰素史克HIV双药复方疗法在中国获批上市
3月3日,NMPA发布公告,葛兰素史克(GSK)的多替拉韦拉米夫定片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根据CDE优先审评公示,该申请针对的适应症为:适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成人和12岁以上青少年(体重至少40公斤),且对整合酶抑制剂或拉米夫定无已知或可疑耐药多替拉韦(dolutegravir)是新一代HIV整合酶抑制剂,它的优点在于不但具有优秀的抗病毒效力,而且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且与其它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率较小。拉米夫定(lamivudine)是一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阻断HIV逆转录酶和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发挥作用。

4

达药业第4个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
3月3日,贝达药业宣布其第三代EGFR-TKI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BPI-D0316)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NMPA受理,拟用于既往使用EGFR-TKI耐药后产生T790M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EGFR是一组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家族的细胞表面受体,其活化异常可激活与肿瘤增殖、分化相关的基因,继而诱发肿瘤的形成和发展。EGFR抑制剂通过抑制EGFR的激酶活性,阻断EGFR信号通路,从而产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5

君实生物:首个向FDA提交上市申请的中国国产抗PD-1单抗
3月3日,君实生物宣布已于近日向美国FDA滚动提交了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NPC)的BLA。根据新闻稿,特瑞普利单抗由此也成为了首个向FDA提交上市申请的中国国产抗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是中国首个批准上市的以PD-1为靶点的国产单抗药物,目前已在中国获批用于黑色素瘤、鼻咽癌治疗,另有覆盖十多个瘤种、30多项单药和联合用药临床研究正在全球开展。

6

GSK中枢神经药物在华获批新适应症
3月3日,葛兰素史克(GSK)发布新闻稿称,利必通(拉莫三嗪分散片)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得NMPA批准,适用于控制成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发作的复发或复燃利必通是GSK一款经典中枢神经系统治疗药物,此前已在中国获批用于癫痫治疗。拉莫三嗪是一种电压性的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在培养的神经细胞中,它反复放电和抑制病理性释放谷氨酸(这种氨基酸对癫痫发作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抑制谷氨酸诱发的动作电位的爆发。

7

太阳药业SMO抑制剂拟纳入优先审评
CDE最新公示,太阳药业(Sun Pharma)引进的磷酸索尼德吉胶囊新药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适用于手术或放疗后复发的局部晚期基底细胞癌(BCC)的成年患者,或不宜手术或放疗的患者。磷酸索尼德吉(sonidegib phosphate)是诺华(Novartis)研发的一种口服选择性Smoothened(SMO)抑制剂,SMO是一种7次跨膜蛋白,调控Hedgehog(Hh)信号通路,该通路在干细胞维持、组织修复、晚期基底细胞癌中发挥关键作用。

8

百济神州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加拿大获批
3月2日,百济神州宣布其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已获得加拿大药监部门批准,用于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百悦泽是由百济神州科学家自主研发的一款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剂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相对罕见的B细胞淋巴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占比不到2%。

创新前沿

1

CAR-NK细胞用于癌症治疗的新希望


嵌合抗原受体(CAR)是一种受体蛋白,它赋予免疫细胞新的能力,以靶向特定的抗原蛋白。首先,在临床应用中,CAR-NK细胞免疫疗法比CAR-T细胞免疫疗法更安全,例如,一些I/II期试验显示,同种异体NK细胞输注耐受性良好,不会引起GVHD和明显的毒性。其次,CAR-NK细胞的寿命很短,几乎不会产生靶向效应。除了通过单链抗体识别肿瘤表面抗原来抑制癌细胞外,NK细胞还可以通过多种受体识别各种配体来抑制癌细胞,例如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Kp46、NKp44和NKp30)、NKG2D和DNAM-1(CD226)。再者,NK细胞在临床样本中非常丰富,可以从外周血(PB)、脐带血(UCB)、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甚至NK-92细胞系中产生。临床前研究表明,CD19-CAR-NK细胞对血液系统肿瘤有很高的应答率,并且易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