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达生物医药产业基金领投,新锐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近日,杭州纽安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纽安津生物)宣布,公司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由贝达生物医药产业基金领投,达晨财智跟投完成。本轮融资所得将用于助力公司旗下个体化肿瘤新生抗原多肽疫苗产品iNeo-Vac-P01的IND申报与后续临床试验,以及其他管线的申报推进。


微信图片_20210918140435.jpg


纽安津生物成立于2016年,公司创始人为陈枢青教授。公开资料显示,陈枢青教授现任浙江大学药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他长期致力于个体化医疗和肿瘤精准治疗研究,研究成果曾发表于Cell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他也曾联合创办两家生物医药公司,已分别被上市企业收购。

微信图片_20210918140439.jpg

纽安津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陈枢青教授(图片来源:纽安津生物官方微信)

安津生物专注于研发基于肿瘤新生抗原的个体化免疫治疗技术,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技术筛选肿瘤细胞的新生抗原,开发基于新生抗原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悉,纽安津生物已搭建了生物计算智能分析、个体化疫苗制剂、精准免疫响应监测三大核心技术平台,有望为患者定制个体化多肽疫苗同时公司也布局了新生抗原特异性T细胞产品、个体化mRNA疫苗、多肽自组装疫苗以及一系列通用型疫苗等管线,皆处于IND准备阶段,计划于2022年起陆续申请IND。

iNeo-Vac-P01是纽安津生物进展最快的个体化肿瘤新生抗原多肽疫苗产品管线,即将提交该产品的IND申报。肿瘤新生抗原由肿瘤细胞基因突变产生,具有绝对的肿瘤特异性和较强的免疫原性,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最佳靶点之一。据悉,自2017年起,纽安津生物已在多家三甲医院开展科研临床研究,完成了200多例真实临床样本的新生抗原优选分析及体外实验验证,以及近70例患者的肿瘤新生抗原个体化多肽疫苗治疗及随访试验,初步验证了安全性及有效性。

据悉,纽安津生物正在开展iNeo-Vac-P01与PD-1抑制剂的联合治疗,以及术后防复发的IIT临床研究。同时团队还在快速推进新生抗原特异性T细胞产品、个体化mRNA疫苗、多肽自组装疫苗以及一系列通用型疫苗等管线。据纽安津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莫凡博士介绍,目前纽安津生物已开展了6项IIT临床研究,证明了iNeo-Vac-P01多肽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组织样本也证明它能够明显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让“冷”肿瘤变成“热”肿瘤,因此该在研产品有望提升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响应率。

纽安津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陈枢青教授表示,资本市场对科技前景的判断,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本轮融资将助力公司iNeo-Vac-P01的IND申报与临床转化,以及其他管线的快速推进。相信这些基于iNeo技术的肿瘤新生抗原个体化免疫治疗一定会在临床试验和商业化方面取得成功,造福广大肿瘤患者。

贝达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发起人丁列明博士表示,纽安津生物是目前中国专门研究肿瘤新生抗原疫苗并有能力将其转化至临床治疗的企业之一。样的研究方向从全球范围来看也是领先的。期待与纽安津生物一起,肿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