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辰医药宣布完成3000万美元B轮融资,加速入脑靶向新药开发!

今日(2022年1月4日),聚焦于入脑小分子靶向药物研发的生物医药创新公司璧辰医药(ABM Therapeutics)宣布,公司于近期完成了3000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光量资本、弘晖资本领投,原有股东LongDAC持续跟投,达泰资本、通德资本、百度风投、信熹资本等多家机构参投。BFC Group在本轮融资中担任了璧辰医药的独家融资财务顾问。


根据新闻稿,本轮融资所得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璧辰医药新一代BRAF抑制剂ABM-1310的中美临床研究及现有多个临床前项目的开展,进一步丰富研发管线和优化企业团队,完善公司的“入脑小分子创新药研发平台”。


微信图片_20220104140410.jpg


璧辰医药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聚焦于可突破血脑屏障的小分子药物研发的生物医药创新公司,拥有成功研发中枢神经系统和癌症全球新药的技术团队,以及高效的商务和公司营运团队。2020年8月,璧辰医药完成由华创资本领投的2000万美元A+轮融资。

癌症转移尤其是脑转移是现代抗癌治疗的一大挑战。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大部分抗癌药的入脑率都很低,达不到疗效浓度。璧辰医药通过自主研发透脑激酶药物发现(BPKdd™)平台,已建立了丰富的可入脑药物研发管线。目前,公司拟开发适应症主要集中于脑转移发生率较高的癌症,包括黑色素瘤、肺癌、结直肠癌等

其中,璧辰医药自主研发的首款高入脑率、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及脑转移的新一代BRAF抑制剂ABM-1310,已在美国开展临床1期试验,在中国的临床研究也即将启动。BRAF突变是一个主要的肿瘤驱动基因,占所有肿瘤的8%左右,在黑色素瘤、结肠癌、肺癌、脑胶质瘤等癌种中都有分布。目前全球有多款BRAF抑制剂获批,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大多抗癌药入脑率都很低,对于肿瘤脑转移患者而言很难达到疗效浓度。

临床前数据显示,ABM-1310具有良好的细胞渗透率和理想的透脑效果,在低剂量或相同剂量下,体内抗肿瘤作用优于一些临床的BRAF抑制,联合MEK抑制剂抗肿瘤效果更佳。由于ABM-1310不是药物相关转运蛋白P-gp和BCRP的底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延迟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除ABM-1310外,璧辰医药还有多个在研产品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或药物发现阶段,比如变构MEK抑制剂、HER2可逆抑制剂等

对于此次融资,璧辰医药创始人、董事长陈晨博士表示:“非常感谢各知名投资机构对璧辰医药的支持,也欢迎各位新股东。同时要感谢所有股东在璧辰医药的发展历程中,给予的坚定支持。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推进项目的临床研究,希望早日为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以满足目前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璧辰医药的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黄青先生也表示:“ 今年,由于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对创新药政策的升级和金融市场准入标准的提高,都给创新药的融资带来一些挑战。在这个大背景下,投资人对参与我们此轮投资依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是对璧辰医药临床项目进展和技术差异化的高度认可。”

对于此次领投,光量资本的董事总经理肖玮先生表示,人类肿瘤治疗的靶点大概20%在细胞膜外,约80%在细胞膜内。针对膜内的靶点,开发出具备良好细胞穿透性和靶点特异性的小分子药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发方向,同时也充满着巨大的挑战。璧辰医药的透脑激酶药物发现(BPKdd™)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药物透膜和透脑两个关键问题。璧辰医药致力于最具有挑战性的肿瘤透脑药物的研发,这和光量资本一直以来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能为人类重大疾病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的投资风格是一致的,这也是光量资本看好并投资璧辰医药的最重要的原因。

作为共同领投,弘晖团队表示:“我们很荣幸投资璧辰医药。创始人陈晨博士及其团队在小分子药物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深耕多年,经验丰富。随着可入脑的BRAF抑制剂ABM-1310在中美获批IND,我们期待璧辰团队在伴有脑转移的实体瘤和难治性CNS疾病领域,早日开发出可突破血脑屏障的创新药,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文章来源:医药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