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25亿元,挤在早期赛道的投资机构们究竟在观望什么?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教授和科学家不够用了”成为医疗领域投资机构们的普遍共识。

据悉,从去年年初开始,大量的投资机构开始有目的性地寻找教授和科学家主导或参与的项目,热闹的时候甚至出现几十个机构疯抢一个教授项目的疯狂景象。
微信图片_20220217150513.jpg


2021年早期项目融资事件表

这并非夸大,数据可以证明投资者们对早期项目的热情。根据动脉橙果局统计,2021年,我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59起早期投融资(种子轮与天使轮)事件,融资总额达创下历史新高的25亿元。
那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呢?

#01

投资机构纷纷“向前走”,打法却各有不同

当前,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将目光转向早期医疗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科学家创业的明星项目起到了示范效应,从而推动了这一趋势。比如国内首家实现“美股+H股+A股”三地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百济神州的创始人王晓东便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近期递交招股书以谋求在科创板二次上市的诺诚健华背后的联合创始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博士。
“这个现象背后除了国家政策鼓励使得大家对基础创新变得越发重视外,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倒挂让投晚期的机构赚钱变得越发困难也是促使大家走向早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宋高广告诉动脉网,“越往早期走,风险越大。
高瓴也在重押这一路径。高瓴创投投资了10家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初创企业,其中一大半是科学家创业,或者是科学成果转化项目,也是它们最早的投资人,可以说是“科学家创业的初恋”。“让科学家坐C位,做科学家的最佳共创伙伴”已经成为了其正在实践的目标。
“华盖资本一直很重视早期投资,并在近期对早期投资的打法、服务能力进行了升级完善。”华盖资本董事长及创始合伙人许小林表示,“我们去年完成了医疗早期基金的募集,募集规模达8亿人民币,涵盖早期基金、成长基金、PIPE基金,华盖医疗‘全阶段+全产业链’投资布局初步组建完成,在每个阶段都可以持续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
经纬创投也在加大力度。去年12月,其宣布推出“经纬科创汇”,目的是希望将赋能变得更为落地与扎实,对医疗领域的科研/技术背景出身创始人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场景化梳理,如股权期权、融资、商业模式、人才培养、组织架构、宏观趋势等。
“我们发现目前投资方正在积极向‘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方向转变,除了传统的医疗VC,一些此前主投PE阶段的大买方也开始出手早期项目。”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事业部告诉动脉网。

#02

科学家创业“难点多”,投资机构如何深度解围?
不可否认,市场上资金的汇聚使得大量科学家和教授离开科研院所或高校走向创业之路,从而丰富了一级市场的投资标的,并推动了更多医学科研成果走向商业化应用之路。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学家和教授还是远远不够,并逐渐催生了更大的投资风险。
“不是每个教授和科学家都能成为出色的企业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告诉动脉网,“目前市场上的火热情绪催生了不少所谓的新兴细分赛道,但真正能产业化、商业化的项目少之又少。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宋高广也表示,随着投资机构蜂拥早期项目,投资者们面临的科学性风险迅速增加。“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赛道早期轮次平均估值翻了3-4倍,而业务进展却并未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所以我认为未来两到三年,投早期企业的机构面临的风险可能高于今天投中后期阶段项目的风险,到时甚至会出现大量的科技型企业‘死亡’,尤其是在生物医药这一转化周期较长且较难的领域。因此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必须要变得更加专业化。”
面对现状,如何更好服务科学家和教授,以及提高早期项目的成功率成为了2022年投资机构们共同思索的问题。
在多个投资人看来,教授和科学家创业主要有三大核心痛点:一是科研工作的成就和商业成就是两套体系,一旦踏入到产业中就需要转变思维模式;二是大多教授和科学家很难全职投入到创业中,高校和科研等方面的公务不能完全撇开;三是创业团队的管理和沟通对于教授和科学家是不小的挑战。
针对此,各家投资机构都在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新型服务体系。
例如北极光创投特别重视投后赋能。“投早、投高、投差异是我们的策略。在投后方面,我们会为早期项目做很多深入工作,比如帮企业优化团队、建立产品线、链接上下游和地方政府资源等,从而与被投企业一起成长”。宋高广表示。
“作为国资在创投圈的先行者之一,我们在地政关系、金融系统中能够给予已投企业良好的背书。对于早期项目,深创投近些年持续加大投资和服务力度,在企业运营管理、资本市场和产业生态协同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我们强调三分投资、七分服务,以深创投这个大平台为中枢,与各资源方高效链接,共同打造具备强大赋能优势的创业和创投生态圈。”深创投红土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投资总监林冠宇表示。
高瓴则搭建了一个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将产业、投资资源与科技研发链接起来,初步形成了一些市场化的人才吸引和人才培育的机制。另外,其打造了DVC(DeepValueCreation)深度价值创造体系,通过把企业家和科学家的多种投后服务做成工具包,以实现深度赋能,这里面包括了全球猎头服务、数字化升级、终身学习平台、创新生态资源、并购/战略赋能、精益制造、供应链管理等7种服务能力。

#03

拒绝“保姆式陪伴”,寻找原始创新始终是大方向
面对科学家项目,投后赋能必然是需要的,但投资机构也并不能完完全全采取保姆式陪伴,也需要把握度。
“早期项目因为相对比较小,投资人有能力和资源去协调或解决相关的问题,但是到了后期企业越来越大的时候,投资人能够帮到的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少。”在宋高广看来,投资机构要做的核心是帮助创业者找寻到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并辅以一定的资源,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壁垒。
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江敏告诉动脉网:“投资机构在选择被投企业时,也要选对人。比如科学家创业一定要具备两个特质,一是韧性,二是包容性。我们投资的百奥智汇的创始人是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教授,他在单细胞领域拥有很高的学术成就。除此之外,他的管理能力、韧性和包容性是我们押注的重要原因。”
“华盖资本特别注重行业研究,因此也更偏主动投资。如果有一些非常好的科学家,我们会早点介入,并与医疗界的人士共同去商讨和为他们赋能。譬如除资金支持以外,我们会帮助早期公司制定战术目标和分步实施计划,并助力核心高管人力资源圈的构建。”华盖医疗早期基金主管合伙人张翼表示,“比如蓝马医疗就是我们主动从海外邀请了一位非常资深的产业人士共同参与孵化的企业,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长性。”
当然,在投资逐渐走向早期项目的过程中,寻找到新的技术突破以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依然是不变的大方向。


文章来源:动脉橙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