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械到药,拆分狂魔“乐普系”之乐普生物二冲港股终上市

近年来,随着港交所、科创板逐渐向未盈利生物制药企业“敞开大门”,生物制药领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一批医药企业开始冲击IPO,包含聚焦于肿瘤治疗领域的乐普生物。


2月23日,乐普生物(02157.HK)正式登陆港交所,也标志着港股市场迎来同时拥有PD-1/PD-L1、ADC、溶瘤病毒及管线联合疗法三大护城河的生物科技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乐普生物由心血管介入器械厂商乐普医疗(300003.SZ)拆分而来,是中国唯一一家既有PD-1单抗NDA,又有多个临床II期ADC管线产品,同时还拥有溶瘤病毒药物的生物技术企业。其中,丰富且极具竞争力的ADC药物是其靶向治疗的核心,即将商业化的PD-1/PD-L1(肿瘤免疫治疗)是其短时间内的业务基石。


3年累计亏损21亿,补血迫在眉睫


与其他药企不同,乐普生物从成立之初就通过收购、合作的模式手握14条在研产品管线,并启动了28项临床试验,涵盖PD-1、PD-L1、EGFR、HER2及CD20等热门靶点,快速跻身赛道头部领域。且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临床阶段ADC候选药物的数量统计,乐普生物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微信图片_20220223153527.png

微信图片_20220223153531.png

乐普生物产品管线及相关靶点


基于此,自2018年成立至今,乐普生物共完成3轮融资,募集资金24.52亿元,且在完成C轮融资后,其估值已超100亿元。


目前,除乐普医疗外,乐普生物还引入拾玉资本、苏民投、国投创合、海通证券、阳光人寿、平安资本、维梧资本和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等众多投资者。


不过,为了快速推进产品管线进程,乐普生物融资速度远赶不上烧钱速度。


招股书显示,乐普生物目前暂未取得来自产品的营业收入。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8个月,乐普生物取得其他收入分别为555.3万元、796.4万元和460.1万元。


2019年、2020年乐普生物净亏损分别为5.15亿元、6.13亿元;2021年前8个月,乐普生物净亏损6.68亿元,2020年同期为净亏损4.52亿元,并预计2021年亏损达10.23亿元。整体来看,乐普生物近3年累计亏损高达21亿元。


微信图片_20220223153535.png

截图自招股书


乐普生物方面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研发开支增加所致。2019年、2020年,乐普生物的研发开支分别为2.29亿元、3.54亿元,同比增长54.6%。2021年前8个月,其研发开支为5.09亿元,2020年同期为1.96亿元。


开源成为唯一的机会。


实际上,2021年4月,乐普生物就曾赴港递交上市申请,但因申请超过6个月未通过聆讯而失效。2021年10月,乐普生物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上市心切一览无余。且乐普生物在聆讯后的招股书中表示,按照其预设的现金消耗率计算,其现有资金可维持4.9个月,而若能够通过上市融资,预计将增加至17.4个月。


因此,对乐普生物而言,上市补血迫在眉睫,而此次能够成功上市也足以看出资本市场对其充满期待。


从械到药,拆分狂魔能否再创佳绩?


在国内资本市场中,乐普生物的名号远不及乐普医疗。


其中,乐普医疗(300003.SZ)创立于1999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的企业之一,亦是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可与国外产品形成强有力竞争的少数企业之一。


而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随着国内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大众医疗需求的精细化程度提升,国内患者对支架手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相关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乐普医疗当即凭借支架迅速发展,并于2009年成为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之一。


随后,乐普医疗逐步构建起以心血管疾病为核心,搭建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新型医疗业态在内“四位一体”的心血管疾病全生态产业链平台,一度成为在医疗器械行业细分领域仅次于迈瑞医药的存在。


2019年,乐普医疗财报显示,全年营收77.54亿元,冠脉支架贡献了17.91亿元的收入和近14亿元的毛利润。


但好景不长,随着国务院发布《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后,国家层面的高值耗材控费正式拉开大幕,冠脉支架成了国家耗材带量采购首个开刀的领域。


2020年11月,国家组织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8家中选企业冠脉支架产品平均降价93%。乐普医疗的钴基合金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拟中选价格为645元,在此之前最低挂网价为8400元,价格降幅高达92.32%,这也直接导致乐普医疗从盈利瞬间进入亏损阶段。


面对集采的压力,如何转变现状成为了乐普医疗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现如今,在疫情大背景下,生物医药、医疗健康企业在资本市场持续受到追捧,分拆上市则成为一些企业二次发展的绝佳方式。


公开资料显示,除了二次递交上市申请的乐普生物,乐普医疗还启动了多项业务的分拆上市计划。2020年年底,乐普医疗拟分拆乐普诊断并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不过在2021年6月终止上市计划。2021年6月,乐普医疗子公司心泰科技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因到期失效后于今年1月再次冲击港股。


微信图片_20220223153542.png

乐普系拆分上市情况

(贝壳社制图)


频频分拆上市的背后也足以证明乐普拓展新领域的决心,然从械到药的转变似乎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成立3年的乐普生物虽建立了丰富且具有竞争力的研发管线,但至今0产品。 


PD-1/PD-L1、ADC、溶瘤病毒

三大护城河加持


招股书显示,乐普生物的产品管线中有8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3种临床前候选药物,3种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的联合疗法,MRG003、MRG002、HX008及LP002为其4款核心产品。  



PD-1单抗:HX008


据悉,HX008是一种针对人PD-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从临床试验结果来看,HX008在临床疗效、半衰期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以临床疗效为例,HX008针对MSI-H/dMMR实体瘤和胃癌的ORR和DCR均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目前已上市的PD-1产品。


当前,乐普生物的普特利单抗(HX008)用于黑色素瘤和MSI-H/dMMR实体瘤两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均被CDE受理,且MSI-H/dMMR已被纳入优先审评,有望成为其首款商业化产品。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黑色素瘤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8亿元,而MSI-H/dMMR实体瘤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8.65亿元。快速增长的市场意味着在HX008上市后,存在持续放量的广阔空间。此外,随着后续适应症的临床推进与上市,HX008有望持续创造更多价值。


除了进度最快的PD-1产品,乐普生物两款ADC产品(MRG002、MRG003)亦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其中,2019年全球ADC药物的市场规模为2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07亿美元。在国内,ADC市场在2020年已经开始商业化,预计在2024年和2030年分别可达到74亿元、292亿元人民币。



HER2靶向ADC产品:MRG002


MRG002是靶向HER2的创新ADC产品,临床数据显示,MRG002在经大量既往治疗的罹患HER2阳性乳腺癌、唾液腺癌、结直肠癌及胃癌患者中的ORR为45.5%,DCR为81.8%。


目前,全球虽已有多款ADC产品获批上市,但MRG002具有用于多种癌症类型的潜力,并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在此背景之下,MRG002有望凭借良好的临床表现,实现弯道超车,成为ADC药物领域另一款爆款产品。



EGFR靶向ADC产品:MRG003


MRG003则是目前国内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首创、唯一靶向EGFR的ADC药物,且临床研究表明,相较于已上市的EGFR单克隆抗体产品(复发性和转移性的晚期HNSCC二线治疗),MRG003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疗效可评估患者群体中,EGFR阳性的复发性和转移性HNSCC患者中经证实的ORR为40.0%,EGFR阳性的复发性和转移性NPC患者ORR为44.4%。


因国内尚无获批的EGFR靶向ADC药物,MRG003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及良好的临床表现,抢占市场机遇。


小结


随着我国各类支持创新药物研发的相关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玩家涌入创新药赛道,当然整个行业对药物的研发速度、差异化创新等多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目前,我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正在由同质化向差异化,由跟随到源头创新进行转变。


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多方资本追捧乐普生物,是看中其以自身强大创新和研发实力打造的护城河,且随着商业化进程加快,企业内在价值将不断凸显。与此同时,丰富管线及强大创新能力,亦让乐普生物具备成长为龙头的潜质及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