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间,恒瑞医药的人事安排也经历了不小的震荡。
2021年7月,周云曙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恒瑞医药董事长、总经理职位,昔日恒瑞医药的灵魂人物、辞任董事长职位已经一年的孙飘扬重新回到台前。
当年8月,恒瑞医药将大幅裁员的消息流传网络。
对于裁员传闻,恒瑞医药回应称,公司出于集中资源于创新和国际化的需求,确实在对部分业务线进行优化,目前对公司经营不会造成影响,后续如果有重大调整会进行公告披露。
当年11月,恒瑞医药原财务总监周宋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
与此同时,恒瑞医药终止实施2020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公告里曾提及,被授予股权激励的骨干员工中,有86人因离职或考核不达标被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
2022年2月25日,恒瑞医药原副总经理张月红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02 恒瑞缺了什么?
如果说,恒瑞之前的绵绵下跌,主要来自于仿制药板块收入的大幅缩水带来的长期成长性预期收缩,那么在股价已经打了4折之后,市场对恒瑞的所有期待就是:一款现象级的创新药大单品的出现。
纵观国际市场,每一家巨头药企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一款甚至多款现象级大单品作为加冕之路的阶梯,比如强生的依鲁替尼、罗氏的“三驾马车”、艾伯维的阿达木单抗等等。
仿制药板块基本利空出尽的恒瑞医药,还在等待这款大单品的出现。
有人说是PD-1。
在重磅产品PD-1的开发浪潮中,恒瑞确实没有缺席,卡瑞利珠单抗国产第三家上市,目前已经布局多个大适应症。
但PD-1的国内市场黄金峰值空间和时间,在不断压价的医保政策下大大缩短了,已然不足以支撑恒瑞成为一家举足轻重的制药公司。
并且,恒瑞PD-1目前还没有呈现出相对于竞品的优势。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从国产PD-1出海授权给国外药企的情况看,恒瑞的PD-1产品还没得到国际大药企的背书。
在近几年兴起的新技术路线来看,包括CAR-T、ADC、RNAi、Protac、基因编辑、mRNA疫苗、溶瘤病毒、双抗/多抗等等技术领域,恒瑞也多有布局,这是恒瑞的战略方向对头的地方,也是未来可能给市场带来意外惊喜的领域。
但是,面对以上每一个新技术路径的主要竞争者,在产品进度和技术领先性上,恒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给外界展现出任何有绝对优势的地方。
03 恒瑞的股价见底了吗?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人可以回答,任何时候去预测股价的底部,都是一件极大概率会被事后打脸的事情。
但是至少,此次回购事件是股价见底的若干必要非充分条件之一。
在医药投资寒冬临近,大量的小型Biotech企业绞尽脑汁储备过冬资金的时刻,还能掏出真金白银回购股份的企业,至少是可以保证安然过冬、无生存之忧。
那么恒瑞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除了等待上文所说的现象级大单品的出现,恒瑞还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人才团队。
飘总虽然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但是飘总的年纪毕竟摆在那里,在经历了一次不成功的交班之后,恒瑞还需要尽快找到未来10年~15年之内能带领团队披荆斩棘的那个接班人。
要成为大药企,是一定要国际化的,尤其是创新药要出海。目前,恒瑞在国际化方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有些方面相较其他国内药企也并不领先,这方面也需要强力人才的加入。
最后,恒瑞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成长过程中的管理问题,管理问题的解决在于改革方向和实施细节。不能不改,也要慎改。
总之,无论是对外的产品引进,还是参股其他小型Biotech企业,或者是本次回购,都显示恒瑞正在发生一种悄然的变化。
股价何时见底,无人可以回答,但是恒瑞医药仍然是绝对值得关注的中国药企之一,我们让时间给出答案。
文章来源:医药投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