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乐普生物之后,2022年又一家流血上市的创新药企业登陆资本市场。2022年3月30日,科创板拟上市公司海创药业开启申购,公司发行前总股本为7425.56万股,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2476.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5.01%,申购价格为42.92元每股。按照本次新股发行价格,如果2476万股的新股成功地全额发行,海创药业的估值在42.51亿。时间回到2020年9月,海创药业完成了一轮金额超过10亿的pre-IPO轮融资,吸引了超过10家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参与,此时的投后估值已经高达47.44亿。也就是说,在新股发行的稀释效应之后,pre-IPO轮的投资机构已经浮亏32%。考虑到目前资本市场的创新药寒冬,这其实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企业拿到了续命的资金,投资机构获得了退出的途径,估值实在没法要求太多了。至于亏损的部分,只能寄希望于二级市场来慷慨买单了吧。
海创药业是一家以“氘代药物”作为鲜明特色的创新药企业。
氘(Deuterium)又称重氢,是氢原子的一种稳定同位素,当一个化合物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氘原子取代后,这个新的化合物一般就被称为原来那个分子的“氘代化合物”。
这个新的化合物,它既是原来的分子,又不是原来的分子。
说它是原来的分子,是因为这个新的化合物和原来的化合物,在功能和性质上往往非常接近。
说它又不是原来的分子,是因为新的化合物往往又有一些新的特征,比如具备更长的半衰期、可能阻断某些新的代谢位点等等。听上去,这简直是研发“me-better”药物的开挂路径。早期开发的上市药物常常存在一些缺点,如易于代谢、药动学参数不理想以及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等,时常需要一天服用多次或较大剂量来保持有效血药浓度,由此带来诸多毒副作用。引入氘代技术改造现有药物,提高了药物的代谢稳定性、改善药动学特性,确实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氘代技术已越来越成为改善药物代谢的公认方法,即便是普通的技术人员,也有能力在合成一系列原药的氘代衍生物后,取得药代动力学特征改善的分子,从而让监管部门有理由认为该做法并不具备真正的创新,从而无法通过相应专利审批。越来越多的药企,正在将对于氘代衍生物的保护,纳入自家分子的专利保护策略中。因此除了对现存的早期药物进行氘代改造,很难对近几年以及之后出现的有潜力的新分子进行改造,以达到“占为己有”的目的。有鉴于此,近年来也有很多药企将氘代技术用于新药分子的发现中,诚然这是一个有可能奏效的路径,但是氘代技术毕竟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策略,对不靠谱的候选分子进行氘代改造,大概率得到的还是不靠谱的候选分子。事实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海创药业并不是第一家主打氘代概念的上市公司,但是这批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都难言成功。Concert是一家老牌的美国氘代药物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201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截至2022年3月29日,其市值不过1.3亿美元,远远低于其中国同行的市值。科创板上市公司泽璟制药,是国内第一个主打氘代药物概念的上市药企。泽璟制药的甲苯磺酸多纳非尼已经于2021年在国内上市,是第一款上市的国产氘代药物。但是药物的成功上市,并没有激起资本市场太大的动静,泽璟制药的发行价为33.76元,在上市近2年后的股价也只有35.94元,距离破发一步之遥。抛开氘代药物的概念,海创药业的在研管线也不是那么让人激动。
海创药业的核心产品HC-1119,是现有药物恩扎卢胺的氘代药物。
恩扎卢胺是由Medivation公司和安斯泰来公司合作开发,于2012年8月经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已扩散或复发的晚期男性去势耐受前列腺癌。值得注意的是,恩扎卢胺的仿制药已于2021年8月于中国境内获批上市。虽然恩扎卢胺仿制药获批的适应症,与HC-1119于中国境内开展III期临床的适应症并不相同,但从市场角度而言,恩扎卢胺及其仿制药仍可能与公司产品展开竞争。除了氘代技术,海创药业也在向PROTAC(口服蛋白靶向降解嵌合体)领域拓展。
不同于传统的小分子抑制剂和拮抗剂,PROTAC技术能够诱导致病靶蛋白的降解,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技术路径。海创药业的PROTAC药物HP518,已经在澳大利亚开展的Ⅰ期临床中完成首例患者给药。HP518由海创药业自主研发,可高选择性地靶向降解雄性激素受体(AR)。新技术并不必然等于更好的疗效,最终还是数据说话,希望海创药业的PROTAC药物HP518能给大家带来惊喜。
文章来源:医药投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