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终于在国内成功获批,智飞生物迎来了关键的转折点,从此一飞冲天。
2018年,智飞生物进一步通过补充协议,成功获得了默沙东九价HPV 疫苗的独家代理权。
当时,全球仅有3款获批的HPV疫苗,除了GSK的2价疫苗以外,剩下的就是默沙东的4价和9价疫苗,后两者在中国区的独家代理权,都被智飞生物收入囊中。
恰巧从这个时候开始,因为各种因素,HPV疫苗焦虑开始在国内蔓延,通过各种渠道争抢HPV疫苗,成为年轻女性的时尚和刚需。
以深圳为例,打九价HPV疫苗甚至需要 “摇号抽签”。在某次摇号的9万多位申请者中,仅1300多人中签,中签率1.37%,难度直追A股打新股。
在这种情况下,智飞生物手中的HPV疫苗独家代理权,其赚钱速度不亚于拥有一台大马力的印钞机。
2017年,智飞生物的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此后更是每年上一个大台阶,在2019年突破100亿元大关,2021年收入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306亿元,跻身行业翘楚之列。
HPV疫苗的时代红利,彻底成就了智飞生物。
02 成败皆萧何
2022年4月14日,2000多亿市值的智飞生物,其股票走势忽然风云突变,盘中最多跌超18%,收盘大跌14.19%。
起因仅仅是世卫组织的一则建议草案。世卫组织表示,HPV疫苗的1针法与3针法效果相当,建议在全球范围内推广1针法的HPV疫苗。
尽管此后各路行业专家甚至HPV疫苗企业默沙东都出面表态,认为世卫组织的建议并不具有强制性,并不会改变当前HPV疫苗的接种方式,目前获批上市的HPV疫苗,也只能通过获批的3针法继续执行接种程序。
但是这一系列观点,并没有改变市场的悲观态度。从4月14日至今,智飞生物的股价绵绵下跌,市值已经从2000亿下降到1500亿左右。
市场之所以如此敏感,是因为HPV疫苗对智飞生物太重要了,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足以引发一场蝴蝶效应。
智飞生物的主营产品,可分为代理疫苗和自研疫苗两类,目前有6款自研产品以及5款代理产品在销售。
过去几年,代理类产品贡献了智飞生物营收的绝对大头,而HPV疫苗又是代理类产品中的绝对大头。
从业务收入占比上看,在HPV疫苗爆发之前的2016年,虽然智飞生物也有代理类业务,但是代理产品收入仅占1.61%。
但是从默沙东的4价HPV疫苗在中国获批的2017年开始,智飞生物代理产品收入的占比开始急剧提升,2017-2019年分别达到24.15%、75.71%和87.37%,2020年更是达到 了92.09%。
此时的智飞生物,你说他是默沙东在中国区的销售子公司,也没有什么不对。
由世卫组织的这则建议引发的惨案,使得市场开始正视智飞生物过于依赖大单品的风险。
03 HPV疫苗神话会被终结吗?
在创新药领域,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就是,由于法规的安排与行业本身的特性,没有任何一个大单品可以永久不衰,HPV疫苗亦无法脱逃这种规律。
2006年,默沙东公司研发出的全球第一支HPV疫苗,在2006年通过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优先审批,获准上市。
到目前为止,整整16年过去了,默沙东一家独享市场的局面,至少在中国市场,有望在近几年之内被终结。
近年以来,面对HPV疫苗这块肥肉,国内医药界群雄并起,虎视眈眈,3年之内将有望进入惨烈的红海搏杀阶段。
目前,相比于智飞生物签下默沙东代理协议的时候,全球又多了两款HPV疫苗上市,而这两款疫苗的上市地都在中国,分别是万泰生物和沃森生物的2价HPV疫苗。
此外,更高价的HPV疫苗的研发,在中国一直处于如火如荼的状态。
仅就最火爆的9价HPV疫苗而言,国内有万泰生物、上海博唯、康乐卫士、瑞科生物等四家企业在研的九价HPV疫苗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2022年3月,国药中生和成都所联合研发的11价HPV疫苗,启动Ⅲ期临床试验,成都所和上海博唯的四价HPV疫苗处于Ⅲ期临床阶段。
此外,康乐卫士在研的三价HPV疫苗于2020年10月完成Ⅲ期临床入组。沃森生物的9价HPV疫苗也正处于Ⅲ期临床试验的准备阶段。
也许只要3年左右时间,这10余款HPV疫苗就将陆续上市,市场将变成群狼夺食的局面。
据预测,到2025年,国内HPV疫苗产能可能达到2亿支。
虽然说,中国市场HPV疫苗的渗透率不到3%,远低于欧美市场45%的水平,但是考虑到对疫苗认知程度与经济水平的差异,以欧美市场水平来预测中国市场的渗透率,未免有点一厢情愿。
即使可以达到45%的渗透率,HPV疫苗高高在上的价格体系,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以类似集采的方式大幅下杀,大概率不可避免。
2021年,山东济南、江苏无锡、广东深圳、四川成都等地区,都陆续开展了2价HPV疫苗免费接种的工作,广东等地甚至将整省推进。
2022年2月,重庆也宣布将开展免费接种计划。
一方面,2价疫苗的大面积接种,将会很大程度挤压9价疫苗的市场空间。2价HPV疫苗大致可以预防70%的宫颈癌病毒,9价疫苗的覆盖率为92%。
另一方面,未来随着大量国产疫苗上市,必然要通过招标降价进入政府免费接种的范围,这使得整个HPV疫苗的价格中枢不可能维持在现在的高位,类似药品集采中“二桃杀三士”的局面可能重演。
昔日高高在上的胰岛素,在集采之后的局面,可能就是HPV疫苗的明天。
当然,这个时刻不会马上到来,国产HPV疫苗上市还需要时间,更大范围的政府免费接种计划也有待落地,智飞生物的HPV疫苗还可以蒙眼狂奔几年。
但是,大趋势已经隐隐然可以看见。
04 HPV疫苗以外,智飞生物还有什么牌?
HPV疫苗可以说是智飞生物手中的王炸,但是如果真有一天HPV疫苗炸不响了,智飞生物手中还剩下什么?
客观地说,智飞生物确实一直很努力地在做自研产品。
2021年,智飞生物自主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到31.64%,主要收入源于当年3月获批紧急使用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
但是现在很难说新冠疫苗的可持续性到底有多少,究竟是下一个细水长流的大品种,还是仅仅如同绚烂的流星般转瞬即逝?
但是能够在短时间内推进新冠疫苗研发和上市,成为A股上市公司中为数不多的依靠新冠疫苗赚到真金白银的公司,客观说明智飞生物并没有因为HPV疫苗赚钱太容易而躺平,还是有一支可以打硬仗的研发队伍。
智飞生物在2021年报披露,在研项目共29项,其中16个项目已进入注册程序,覆盖预防结核病、肺炎、脑膜炎、流感、狂犬病等传染病的人用疫苗、生物制品项目。
其中,1款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已取得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2款疫苗已经完成临床试验,分别是: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5款疫苗处于III期临床试验,分别是: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MCV4、 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结合疫苗。
这些都是有望在HPV疫苗的红海时代到来之际陆续上市贡献销售额的品种。其他还处于III期临床之前的在研项目,短期可能难以对营收有实质贡献。
05 生死时速
智飞生物在进行一场赛跑。
一方面,智飞生物需要在所剩不多的HPV疫苗红利期内,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未来的发展积累更多的现金。
另一方面,智飞生物需要更快地推进现有产品的研发,以便有朝一日,HPV疫苗的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时候,有更多的品种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这场比赛如果输了,并不改变智飞生物仍然是一家优秀的疫苗企业的现实,但是二级市场表现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
不信你看恒瑞医药,由于创新药的收入没有能填补仿制药收入下降造成的的空缺,市场对此也没有丝毫的客气,曾经的1000多家投资机构夺路而逃,股价直接跌70%。
有朝一日智飞生物的增速放缓,极有可能会重蹈恒瑞的覆辙。
留给智飞生物的时间不多了。
文章来源:医药投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