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跌!恒瑞啥时候能“支棱”起来?恒瑞美国新公司CEO吐露后续工作规划

一连串的好消息,但恒瑞的股价就是不涨,没有起色的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持仓一年的投资人“发黄的韭菜叶”看到恒瑞的好消息已经不那么欣喜了,跟他一样的还大有人在。
人们更关心的是,恒瑞的股价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支棱起来”,这一波人至少有80万之巨,其中大概有10万人是觉得“恒瑞不能再跌了”冲了进去,也有8万人是在恒瑞最高光的时刻成为了第一波“敢死队”;更多的人,数字可能有30万,胆色决策都是中间状态,他们选在了下山的半山腰。
这也促成了医药界颇为吊诡的一幕,一边是好消息、大动作不断,另一边是股价“毫无起色”,连专业的投资人评论恒瑞时,都要停顿停顿。“谁能真正看懂恒瑞?”仍是个没答案的问句。
外界的担忧当然自有其逻辑,集采的冲击和压力、业绩波动、创新的疑虑、国际化的能力、信心不足、市场寒冬种种。
而恒瑞也在“自救”,无论是孙飘扬的重新掌舵还是首次研发日公开管线。
美东时间5月18日,恒瑞旗下一家新的全资子公司Luzsana BiotechnologyTM(以下简称Luzsana)正式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亮相。
对于人们翘首以待的“出海”这件事上,恒瑞也没落下。

01

出海桥头堡

成立Luzsana是恒瑞“蓄谋已久”的事情。
2021年恒瑞开始为其海外业务密集的招兵买马,一年内聘用了多位海外高管。
Scott Filos被聘任为恒瑞美国、欧洲首席执行官,整体负责恒瑞美国和欧洲的运营管理工作;Joseph E. Eid被聘任为恒瑞美国、欧洲首席医学官,全面负责恒瑞在欧美区域的药品开发和医学事务。此外在澳洲和日本市场方面也聘任高管负责建立两地的临床研发团队。
在新成立的Luzsana中Filosi和Eid分别担任CEO和CMO。
Luzsana官网称新公司名字Luzsana取自西班牙语中意为光的“la luz”和拉丁语意为治愈的“sana”,暗含了恒瑞希望Luzsana成为“治愈之光”的愿景。
公告中也将Luzsana定位为一家以全球为导向的创新药物公司,与恒瑞共同开发药品并在北美、欧洲和日本进行商业化。除美国之外,Luzsana还在瑞士巴塞尔和日本东京拥有团队。
实际上Luzsana已经制定了一项战略计划,从拥有5400多名研究人员16个制药研发中心的恒瑞提供的250多项临床研究管线中挑选项目作为自己的初始管线。
Luzsana最初选择了11个高潜力项目,其8个项目聚焦肿瘤学,涵盖从临床前到III期的所有开发阶段用于共同开发,Luzsana还表示计划未来进一步推进管线的多样化。

微信图片_20220520155525.png

11个管线中多为热门药物靶点,除了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外,还包括PARP抑制剂fuzuloparib和雄激素受体拮抗剂SHR-3680等后期项目以及四种靶向HER2、HER3、TROP2和Claudin18.2 的ADC等早期的候选药物。
Filosi解释称,Luzsana并没有试图完全重复恒瑞在中国所做的工作,而是在围绕海外临床、监管和商业可行性进行仔细评估后推进一系列具有“真正创新潜力”的项目。“这些药物要么有潜力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要么可以改变现有治疗方法又或者虽然处在市场二三位但有best-in-class的潜力。”
但Luzsana之于恒瑞绝不仅仅是海外合作研发这样简单,商业化也是其重头戏。
在谈到Luzsana与恒瑞关系时,Scott Filosi借用了罗氏和基因泰克的关系做类比:“区别在于基因泰克是罗氏的发现引擎,而Luzsana目前更像一个依托于恒瑞研发管线的合作开发和商业化海外分部。”
Filosi对美国媒体Fierce Pharma表示,Luzsana以新名字而不是“Hengrui US”来推出业务反映了其共同开发和商业化两管齐下的战略重点。
实际上Luzsana已经开始行动了。
CMO Eid透露Luzsana计划在未来几周内与FDA讨论PD-1单抗卡瑞利珠与VEGFR-2抑制剂阿帕替尼联用潜在的申请。他表示一旦获得批准,卡瑞利珠可能成为第二款进入肝癌一线治疗的PD-1。
鉴于此前礼来和信达的前车之鉴,Luzsana和恒瑞也做了准备。Eid表示肝癌相关试验已经在美国多地进行并与FDA就试验设计举行了会议;此外对于阿帕替尼的海外权益问题也做好了相应预案。
他同时指出,即便跨越监管障碍,美国肿瘤市场作为大型制药公司经营多年的地盘对于恒瑞Luzsana这样的后来者并不会友好。
不过,他也表示以在开发出K药之前默沙东在肿瘤领域存在感也并不强为例,表示Luzsana高管团队在处理药物生命周期中不同环节的综合经验“使我们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处理好”。
Eid此前曾是默沙东建立K药早期医疗事务策略的关键人物,加入恒瑞前,他的职务是BMS高级副总裁兼全球医学事务主管。而CEO Scott Filos则曾是曾任默沙东全球市场准入和定价主管。Luzsana还聘请了Jeff Crowther担任商业战略和全球运营总裁,他曾在韩国SK Biopharmaceuticals美国子公司及其第一种获FDA批准抗癫痫药物Xcopri上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大树底下好乘凉。Scott Filos还表示由于药物发现位于恒瑞,Luzsana不必承担早期研究的成本和风险。在可预见的未来,这让Luzsana只用承担在中国境外共同开发和销售药物的责任。加上恒瑞生产制造上的成本优势,Luzsana未来可能会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招收患者并进行临床试验。

02

“恒瑞们”的那些海外驻点

都在做什么

Luzsana并不是恒瑞在海外的第一家子公司,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过去的2021年,恒瑞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报表里新增的5家子公司中,有两家于海外成立。

微信图片_20220520155531.png

2021年9月,在瑞士苏黎世成立子公司HENGRUI EUROPE BIOSCIENCES AG(恒瑞欧洲生物科学),专注于建立一个创新的抗体发现平台以及mRNA产品。
恒瑞欧洲生物科学将自己视为一家初创公司,Slavoljub Milosevic以副总裁、生物药物发现欧洲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身份掌管它。Milosevic表示,苏黎世是药物研究工作的理想地点,拥有优秀的人才库,恒瑞欧洲生物科学将于2022年春季入驻苏黎世的新商业园区。这里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大概60%将用于实验室基础设施。招聘过程也正在进行中,2022年苏黎世的员工人数将增加到30多人。
恒瑞非常重视在瑞士的发展。2020年8月恒瑞在欧洲设立的子公司HENGRUI EUROPE THERAPEUTICS AG,地点是瑞士的巴塞尔。该公司致力于欧洲创新药物的临床研究和开发。
2021年恒瑞在欧洲的布局还扩大到了波兰。去年,HENGRUI POLAND THERAPEUTICS在波兰华沙成立,投资额按美元计价约2627万美元,恒瑞医药认缴100%注册资本。
此外,其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香港、开曼群岛均设立了不同的子公司。恒瑞医药2018年孵化的瑞石生物在美国、香港、开曼群岛均有业务开展,瑞石生物聚焦于炎症性消化、皮肤、神经等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新药研发,有多项临床正在进行,其中4项已经入3期临床阶段,同时多个自研分子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瑞石生物于今年5月进行了1亿美元的A轮融资。
不单单是恒瑞,药企们似乎都选择了以投资或子公司的形式在海外开展创新,尤其是传统药企。
石药集团也早有布局。早在2017年,石药集团便合作在美国设立了子公司Alamab Therapeutics,致力于开发首类抗体药物。该公司旗下的ALMB-0166和ALMB-0168正在开展临床试验,两项目都是Cx抗体,前者为激动剂抗体,用于治疗骨癌,是全球范围内的首创新药。后者为抑制剂抗体,用于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缺血性中风及其它多种临床急需的神经性疾病。
齐鲁制药的产品布局也有海外子公司的身影。根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截至今年2月,齐鲁制药有至少16款国内未申报的新药项目,来自于Sound Biologics、QLSF Biotherapeutics等海外子公司。
再譬如海思科的海外子公司FronThera U.S. Holdings Inc.,也在做全球首创的新药项目。其在研产品TYK2是有全球新潜力的产品,目前全球尚未有TYK2抑制剂获批上市。
参考资料:
1. https://www.fiercepharma.com/pharma/startup-no-other-chinas-hengrui-launches-luzsana-big-pharma-veterans-top-and-goal-improve
2. 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jiangsu-hengrui-pharmaceuticals-co-ltd-hengrui-pharma-launches-luzsana-biotechnology-luzsana-301549670.html
3. www.Luzsana.com
4. 恒瑞年报
5. 同花顺数据


文章来源:10亿美元分子 ,作者Jessie 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