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月18日,高调宣布美国全资子公司Luzsana,重点推进其创新管线的国际化后,5月25日,恒瑞又公布其重磅产品碘克沙醇注射液(六种规格)拿下美国首仿,可以生产并在美国市场销售该产品。并获得180天市场独占期。恒瑞在其2021年报中表示,计划通过欧美认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制剂出口为突破口,强化国产制剂的全球化销售,让其海外销售能力更进一步。在集采的常态化推进的年代,即便不少企业对于“砍价”苦不堪言,但是下定决心调转船头去拿下海外市场的仍寥寥无几。反观印度的制药企业,则早已通过ANDA仿制药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全球10大仿制药企中,有5家来自印度,尚无一家来自中国的制药企业。
推荐相关阅读:全球TOP10仿制药企,印度五席,无一来自中国!中国仿制药还有明天吗?谁会是整合者?
2021年4月,恒瑞碘克沙醇注射液100ml:27g(I)、100ml:32g(I)两个规格通过国内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2021年6月24日,第五批集采拟中选结果发布,恒瑞碘克沙醇丢标,当日恒瑞开盘股价一度下跌超4%。如今,该产品恒瑞碘克沙醇注射液拿下美国首仿,并获得180天市场独占期,其股价仍旧“波澜不惊”。碘克沙醇是恒瑞造影剂业务板块的核心产品,对于该产品,恒瑞投入不菲。恒瑞在公告中透露,截至目前,碘克沙醇注射液相关项目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9846万元。根据米内网数据,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碘克沙醇注射液销售额超过35亿元,其中恒瑞占比50.48%,原研药占比34.14%,扬子江占比约10%。受集采影响,2021年,该板块收入直接下滑了近10%。2020年恒瑞造影剂产品全年销售额36.3亿元,2021年造影剂产品收入32.7亿元。2021 年碘克沙醇相关剂型全球销售额约为 8.73 亿美元。碘克沙醇注射液最早由挪威奈科明制药有限公司开发,1996 年在美国获批上市,2001 年在中国获批上市,此前,美国市场仅有碘克沙醇原研产品上市。恒瑞在官方新闻稿中称,碘克沙醇注射液在美国为短缺产品,此前,碘克沙醇注射液被美国心脏病学会作为高危心血管人群冠脉介入手术的首类推荐药物。接下来碘克沙醇注射液的海外销售,未来能否弥补其集采后的营收损失,究竟能为其业绩增色多少,还要看其具体的海外销售实力。对于不遗余力推行国际化战略的恒瑞而言,其推动“国际化”发展的三条路径中,第一条就是关于仿制药。恒瑞表示将继续加快仿制药制剂的FDA和欧盟认证步伐,以通过欧美认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制剂出口为突破口,强化国产制剂的全球化销售。恒瑞将推动重点品种在欧美日市场的注册获批和销售,加强其他新兴市场的注册力度,力争公司的海外销售能上一个新台阶。数据显示,恒瑞2021年国外营收占比为2.39%。2021年恒瑞向美国FDA递交了1个原料药的注册申请,向欧洲和美国递交了共计6个制剂上市申请,其他新兴市场也在逐步加强注册力度。截至2021年底,恒瑞医药产品已进入超过40个国家,还在继续加快开拓全球市场并重点关注新兴市场。目前恒瑞已在欧美日获得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和吸入性麻醉剂在内的20余个注册批件。当前仿制药企业在国内面临的一个现实,就是集采的常态化推进,即便不少企业对于“砍价”苦不堪言,但是下定决心调转船头去拿下海外市场的仍寥寥无几。早在2007年,华海药业的制剂和原料药生产厂区通过美国FDA认证,成为国内首家制剂通过美国FDA认证、实现规模化出口并在美国挑战原研专利的制药企业。2021年华海药业年报显示,该公司自主拥有美国 ANDA 文号 76 个,是通过美国、欧盟、WHO、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际主流市场官方认证最多的制药企业之一。2021年,华海药业海外销售额营收占比达50.09%。其它原料药企业如常山药业国外营收占比达34.07%、千红制药为32.32%、仙琚制药为27.1%。在仿制药的全球化上,全球前十大仿制药企业,有5家属于印度。如今,印度在全球药物领域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NDA仿制药在全球的出口带动。印度自2013 年开始,太阳制药、鲁宾制药公司进入全球制药公司50强, 而中国直到2019 年开始,中生制药、恒瑞制药公司才进入50强。我国的仿制药国际化征程远未全面启动。我国于2016年才正式开启口服固体制剂的一致性评价;2020年,正式开始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当前并且不少企业虽然掌握药物的物理成分、化学成分、原料药等信息,却对药物积累的特殊工艺、质量控制流程以及化合物晶型等关键技术节点重视程度不够。另外,中国药企的成本、价格尚无法与全球顶级仿制药企业同台竞技。中国制药企业享受仿制药红利多年价格偏高,仅靠一款仿制药上市的制药企业较为常见,同时,长期以来国内企业仿制药出海的动力不足。另外国内仿制药在与原研药的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直到2018年“4+7”试点开始以及此后全国集采的陆续推行,我国的仿制药市场及竞争格局才开始转变。尽管近年来中国仿制药ANDA获批数量出现大幅增长,在2019年甚至创纪录的获批数量达到 170 件,但是印度同年的数据为290件,差距显而易见。从全球化程度来看,印度仿制药巨头太阳制药的营收源自全球,而中国的制药企业海外营收占比10%以上的寥寥无几(排除对外授权收入),仅有复星医药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和其它国家营收占较高为34.91%。并且印度仿制药企业还通过频频收购不断壮大自身优势,如印度仿制药公司Cipla 连续收购美国的InvaGen和Exelan制药公司,太阳制药收购了众多美国和欧洲的制药企业以及生物医学实验室。而中国企业则鲜有在仿制药方面有类似的举措。纵观印度制药企业国际化发展史,该国企业出海的思路与当前中国企业出海先选定欧美这些发达市场不同,而是先从市场监管较为宽松、与自身国家监管机构有较大相似度的非洲、东南亚地区入手,以低成本获取市场优势,获取非洲和亚洲的市场范围。之后再进入拉丁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市场,2004年之后印度制药企业陆续进入监管要求更高的欧美市场,方式以兼并、开设海外子公司或者建立合资企业为主。2005年印度制药企业抓住了日本医药市场对外开放的机会,采取合资或者建立海外子公司的方式进入日本市场,以此印度制药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在政策方面,印度政府高度重视,将医药产业作为印度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就 对这一产业进行大力的政策扶持,更是提出了要在 2020 年建成生物技术大国的目标。该国家从取消医药品专利授权,大量推出仿制药起步,到随后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管理制度、积极对接国际生产标准规范,最终在药物领域形成巨大优势。如今,中国的创新药国际化已经处于“攻坚阶段”,创新药产品陆续开始接受FDA审核,而中国的仿制药国际化浪潮何时开启?值得关注的是,复星医药在2017年通过并购印度仿制药注射剂龙头企业GLAND PHARMA LTD,该公司的产品主要面向美国市场。这一并购极大提升了复星医药仿制药的国际化实力。2021年FDA批准了83款ANDA首仿药,其中复星医药旗下的GLAND PHARMA LTD通过了14个ANDA的上市批准,为中国药企FDA获批数量最多。2.王柳、胡志毅、罗勇军《中印医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文章来源:E药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