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了吧,新冠特效药炒作该结束了

01 辉瑞的特效药,对健康人群没有意义


作为全球新冠口服药物的典型代表,辉瑞的Paxlovid针对标准风险患者的临床试验因未达预期效果,在近日按下暂停键。

所谓标准风险人群,可以理解为本身没有重大疾病的健康人群。

对于标准风险人群,Paxlovid既没有显示出显著缓解症状的功效,也没有展现出显著降低死亡率或者住院率的能力。

在安慰剂组的569名入组患者中,有10人症状加重;在试验组的576名入组患者中,有5人出现症状加重;虽然比例降低了51%,但是没有显示出统计显著性。

在所有症状连续4天持续缓解这个指标上,Paxlovid也没有显示出相对于安慰剂的显著优效。

由于已经观察到的数据并不理想,同时在标准风险患者群体中,观察到的住院率或死亡率非常低,辉瑞已经决定终止该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

这个结果,印证了之前网络上的一个段子:“对于健康人来说,如果不小心感染新冠,一定要抓紧治疗,因为你要是慢一点的话,它说不定就自己好了。”

02 奥密克戎的风险极大降低

关于奥密克戎感染的严重程度,《自然·医学》最新上线了一项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头对头”真实世界比较数据。

此次研究使用了美国最大的私立医疗集团凯撒医疗(Kaiser Permanente)的临床数据,包含2021年12月15日至2022年1月17日的222688名奥密克戎感染者,与同期23305名德尔塔感染者进行比较。

微信图片_20220617135226.png
好消息是,与德尔塔感染相比,奥密克戎感染发展成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显著降低,由轻到重直至造成死亡,风险分别下降41%~79%。

康复时间方面,奥密克戎感染也更短。5天、10天、15天内出院的比例,德尔塔为66.2%、84.5%和89.4%,奥密克戎则为84.8%、91.0%和92.2%。

坏消息是,疫苗的作用也在降低。数据显示,相比于未接种者,接种3剂mRNA疫苗能降低德尔塔感染者86%的“严重疾病”风险,但对于奥密克戎感染者来说,这一数字仅为57%。

更为诡异的是,对于未接种疫苗者,奥密克戎反而危害更低。数据显示,未接种疫苗者,奥密克戎感染后,患者的住院风险降低更大,达60%,死亡风险降低达86%。

03  55个新冠治疗药物临床试验

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累计批准55个品种新冠病毒治疗药物IND,包括中药2个,小分子抗病毒药物10个,中和抗体30个,其他类药物13个

除了君实生物的VV116、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真实生物阿兹夫定这“老三家”以外,进入到2022年,宣布进军新冠治疗的新药或者“老药新用”,数量有增无减。

之所以这种“盛况”,绝非因为中国新药研发的水平已经独步全球,更多的是投机、跟风、甚至滥竽充数。

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从外部买一个火线开发出来的分子,甚至拿一款针对其他适应症的老药,急急忙忙宣布开始新冠治疗的临床试验,究竟是真的有突破性的临床前发现,还是为了开启拉升股价的“财富密码”?

04 散了吧

相比于给所有人群使用的口罩、疫苗或者检测试剂,针对感染人群的新冠口服药,其受众群体差了若干个数量级,绝难取得同样的商业成功。

即使在美国市场,已上市的新冠口服药,目前销售情况也并不乐观。

2022年5月3日,辉瑞正式发布了2022年1季报。

此前的2021年12月22日,辉瑞Paxlovid获得FDA的紧急使用授权(EUA),因此此次季报也是Paxlovid正式接受市场的检验。

今年初,辉瑞给出预测,Paxlovid在2022全年生产将达到1.2亿份,预测Paxlovid全年销售为220亿美元。

数据显示,Paxlovid在2022年的一季度,出货约800万份,实现销售收入14.7亿美元。相比于220亿美元的全年目标,其间差距略显突兀。

在中国市场,即使陆续有国产药物成功上市,会是怎样的前景呢?

第一,会不会有国产药物上市?

从各方面因素来讲,国产新冠口服药是一定需要的,所以后续一定会有国产新冠口服药获批,悬念只在于花落谁家。

鉴于国内很多在研药物都是“me-too”类型,甚至有不同厂家都是从同一个科研院所买来的类似分子,目前从已披露的部分数据来看,还没有哪个分子特别出类拔萃;所以如果批准一家,代表着会陆续批准若干家类似药物。

第二,药物上市之后会有火爆销量吗?

从疫情控制力度来看,这个可能性真的不大。

退一步说,即使出现大量人群需要服药的情况,面对众多的“me-too”药物,医保也会毫不犹豫祭出集采的大招,供应商越多,医保越有主动权。

所以销售火爆很难指望,能收回成本,再有点薄利,就不错了。

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千万不要又中国创新药支付环境不行,因为很多药企根本就是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哪是在做药啊?

雪崩到来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文章来源:医药投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