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超100倍!国产神经介入一哥港股IPO

港股拟上市公司微创脑科学,6月29日在港交所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1370万股股份,发售价将为每股发售股份24.64港元。


根据本次发行价格计算,微创脑科学上市后市值约143.567亿元,以2021年经调整净利润约9191万计算,市盈率约133倍。

01 国产神经介入器械的龙头

微创脑科学是我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军者,自首个产品于2004年获批开始,目前共有30款商业化产品及候选产品,包括在中国获得批准并商业化的10款治疗产品及3款通路产品,以及17款正在开发的候选产品。

目前,微创脑科学的产品已经涵盖神经血管疾病的三大领域: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微创脑科学在关键治疗类别中拥有商业化产品:栓塞弹簧圈、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及覆膜支架。除在中国获批外,两款栓塞弹簧圈旗舰产品NUMEN及NUMEN FR已于美国、欧盟及韩国获得批准。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就2020年神经介入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而言,中国神经血管医疗器械市场的前五大参与者分别为:美敦力、史赛克、MicroVention、强生医疗及微创脑科学, 5家公司合计占2020年中国总市场份额约91%。

其中微创脑科学的市场份额约为4%,为前五大参与者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02  上市公司流水线的又一成果

从股权架构来看,微创医疗和MP Scientific是微创脑科学的控股股东,微创医疗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MP Scientific控制微创脑科学54.64%的股权。

微创医疗创始人常兆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微创医疗将是一家“生产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

算上微创脑科学,微创医疗体系已经有6家上市或者准上市公司:


  • 2010年9月微创医疗香港主板上市;

  • 2019年7月心脉医疗于科创板上市;

  • 2021年2月心通医疗于港股18A章上市;

  • 2021年11月微创机器人港股18A章上市;

  • 2022年4月微创电生理科创板IPO过会;

  • 2022年6月微创脑科学通过港股聆讯;


除了以上6家公司以外,微创医疗体系还有一串长长的候选上市公司名单:微创骨科、创领心律、明悦医疗、微创优通、微创心力、微创科威、微创医美、微创视神、微创子牙、锐可医疗、神泰医疗、神遁医疗、神奕医疗、神途医疗、微创龙脉、创脉医疗、脉通医疗、诺洁医疗等。


也许,微创医疗应该直接开个证券交易所?


03  会不会破发?


微创脑科学不是第一家登陆港股的国产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企业,而此前港股对于国产医疗器械的态度并不友好,股价破发率极高。


甚至,有“上港股IPO如上坟”的说法,充满悲愤与无奈。


心玮医疗,是2021年8月登陆港股的另一家国产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企业,发行价为171港元,IPO首日开盘价直接跌到141.2港元,最新股价为37.3港元,破发程度78%,市值不到15亿,约为微创脑科学的10%。


2021年,心玮医疗的收入约为微创脑科学的25%。


市场对于神经介入企业如此悲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挥之不去的集采噩梦。


此前,市场普遍共识是神经介入方向市场空间较大、国产替代率 低、短时间不会迎来集采。


但是自2021年开始,多个省份的省级集采或者联盟集采都将弹簧圈、微导管等神经介入耗材纳入集采范围,直接打破以上预期。


此外,过多的企业扎堆神经介入赛道,也是市场的担忧之一。


物以稀为贵,但是神经介入赛道短时间涌入40-50家企业,行业蛋糕尚未做大,内卷已经充分展开。


2022年,微创和苏州加奇的神经取栓支架同日获批,作为神经介入赛道的代表性产品,取栓支架的国产数量在短短3年内已达到7个,而正在做临床准备拿证的不低于10个。


取栓支架只是神经介入赛道的一个缩影,在其他主要神经介入产品上,比如抽吸导管、弹簧圈、密网支架等等,基本都是高强度内卷的竞争形势。


在神经介入赛道的此种大背景下,叠加港股羸弱的人气,高达100倍PE的微创脑科学会否破发?


只能让市场给出答案。


文章来源:医药投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