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4月底睿远基金发布旗下基金产品一季报,副总经理傅鹏博季报中表示:在不断反思和总结中对医健板块的重点公司进行了调整,增加配置了疫苗版块的沃森生物。
睿远基金的2022年一季报显示,沃森生物首次进入前十大重仓股,共持有1927.16万股,持股市值约10亿元。从沃森生物3月18日公告的股东名单和一季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对比中可以判断,睿远是在3月19日至3月31日的区间大举买入公司股份,价格区间在53-61元每股区间。

截至今日收盘,沃森生物收报46.66元/股,对应市值747亿;粗略计算,如果睿远持股不动的话,第一次介入的仓位浮亏比例大约在11.96-23.5%。

如何理解声名远扬的睿远在这个时候,经历过反思还要买入沃森生物呢?
我们认为很大原因是基于三个核心原因:1)目前沃森的市值与2020年4月趋近,过去两年多,公司基本面实际上已经出现巨大的变化;2)2022年沃森生物的业绩大概率能够摆脱2021年的低迷,存在困境反转的趋势;3)市场已经充分消化剔除沃森生物的mRNA疫苗预期,公司未来或许在海外进展能够成为一个“大礼包”。
另外,还可以对比疫苗板块几大龙头近两个月的走势,智飞生物低点反弹上来32.95%、康泰生物低点反弹了28.88%,沃森生物则是呈现下行趋势,具备一定的补涨需求。
这一回升的逻辑,实际上基本面已经在慢慢配合,等待资金的价值发现。沃森生物也在通过行动向市场宣明公司股价被低估,6月28日公司首次通过集中竞价回购股份,回购17万股,交易价格区间为45.65-46.25元,耗费约781.51万元。
沃森生物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34.63亿元,同比增长17.82%;归母净利润为4.28亿元,同比下降57.36%。
2021年沃森生物自主生产、销售疫苗产品包括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等共7个产品;从2020年的销售情况看,13价肺炎疫苗、23价肺炎疫苗、b型流感疫苗排名前三位。年报显示,沃森生物的自主疫苗产品销售额增长了18.47%,但除了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营收上升65.59%以及AC多糖疫苗销售收入小幅增长3.62%以外,其余五个产品的销售额均出现下降,尤其是23价肺炎疫苗,销售收入从6.88亿元降至2.26亿元,降幅达67.09%。
大部分疫苗品种批签发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有三个主要原因。
● 新冠疫苗批签发和接种量剧增,挤压了其他疫苗批签发和接种;
● 疾控中心在承担新冠疫情防控任务下,接种终端的开放时间和疫苗接种服务较正常情况下相应减少;
● 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同比下降11.75%,导致免疫规划疫苗的销量相应下降;
前两个是拖累业绩的重要短期原因,2022年上半年虽然也受到疫情反复拖累,但2022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常规疫苗批签发和接种将有序恢复,批签发有望回归常态。
除部分疫苗批签发受到影响之外,增收不增利的重要原因是研发费用暴增、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2021年,沃森生物的研发费用为6.21亿元,较上年的1.76亿元增长252.13%,主要是mRNA疫苗的研发使得该项费用大增。另外,沃森生物所持有的嘉和生物股份价值下跌造成了公司股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嘉和生物的上市价格为29.2港元/股,2021年12月31日,嘉和生物-B的价格已跌至7.1港元,当年造成沃森生物公司股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22亿元,金额绝对值占当期利润总额的59.57%。目前,嘉和生物的股价为4.25港元每股,目前市值仅剩18.34亿人民币,已经低于2021年底账面现金22亿人民币,股价下跌空间有限,今年带来的影响不会太大。在上述背景下,沃森生物仍能够增收,主要由于公司加大了对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资源倾斜,使该产品的销售额从16.58亿元增至27.5亿元,同比增长65.59%。以2020年数据看,国内批签发达1089万支,对比计算沃森的市占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22年4月28日晚公布2022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51.27%;净利润3862万元,同比增长20.09%。2022年1至3月,13价肺炎结合疫苗批签发19次,同比增长46%;百白破疫苗批签发12次,同比增长500%;其他品种无批签发。显然,沃森生物一季度业绩增长得益于13价肺炎疫苗大单品的放量。

尽管沃森生物的其他疫苗品种上半年的批签发仍然受到影响,但今年另一大品种2价HPV疫苗将进一步拉动公司业绩的增长。2价HPV疫苗虽然是9价HPV之后的第二顺位的选择,市场潜力仍然不可小觑,值得注意的是,万泰生物二价HPV疫苗在2020年5月开启预约接种,上市以来已经售出超过1000万剂,为公司带来超过30亿的收入,而今年的批签发仍保持强劲增长。5月底,沃森和万泰的2价HPV疫苗共同中标江苏省政府采购项目,南京市采购数量一共3.2万支,其中沃森以246元/支拟中标价格拿下了2.24万支的量,万泰则以329元/支拟中标价格拿下了0.96万支的量。有卖方预测2022年全国HPV疫苗政府采购项目约200万支,占全国市场3-4%。对于沃森而言,如果能借助低价策略在上市首年抢下大部分政府采购项目,那么至少能给公司增厚3-4亿的业绩。沃森生物目前已建成了年产能约3000万剂的二价HPV疫苗基地,按定价计算,在产能完全运转开来来的情况下,未来产销率如果能够达到80%,那么将带来超过70亿的营收,是2021年公司营收的2倍。(首年沃森HPV2卖出5亿元以上,不难达到)辉瑞13价肺炎疫苗全球年销售额60亿美元,在中国市场,13价肺炎疫苗2019年批签发475万支、2020年642万支、2021年1402万支;沃森生物2020年批签发446.51万只、2021年495万支。有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13价肺炎疫苗批签发1900多万支,预计接种人次不超过300万人(考虑到13价需要接种4次,并且实际批签发不代表销售额)。2021年的新生儿1062万,那么可以计算出国内13价肺炎疫苗渗透率不超过28.3%,而全球平均接种率在50%左右,非洲达到60%,欧美达到80%。
那么如果国内新生儿在三胎政策推动下能够稳定在1000万人,接种率提升达到60%的水平,那么每年试剂的接种支数可达到2400万剂。这样看来,对比2021年的批签发量并没有太大空间。实际上,我们看到2021年辉瑞的批签发量快速增加(2020年642万支),是由于重新注册前进行了大量备货,实际使用量可能与沃森生物相差不多(所以前面数据:实际接种人数和批签发量对不上)。对于沃森生物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性价比优势抢占辉瑞国内份额(550 Vs 698),另一方面可受益于国内肺炎疫苗接种率的提升,未来2-3年内销售量翻倍不成问题。
另外,沃森生物的疫苗出海也打开了公司产品销售峰值天花板,简单梳理几个信息&逻辑:1)公司产线在前段时间进行了符合WHO-PQ的改造,导致部分疫苗批签发数据下滑;2)公司已经交付摩洛哥首笔13价肺炎疫苗100万剂的订单,预计第二笔仍有100万剂;3)未来,公司可通过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的合作,将疫苗出口到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目前沃森生物不到750亿的市值,实际上并没有包含多少新冠疫苗的预期在里面,未来公司常规品种签批发恢复正常、13价和HPV2继续放量,很轻易能将公司的利润带上15亿级别(比2020年增长50%)。
沃森的mRNA疫苗在去年就开始进行全球多中心临床,重点地区包括中国、印尼、墨西哥等地。最近两个月,在投资者问答口径方面,公司一直强调目前处于数据清理阶段,但从消息面上,印尼地区似乎出现了一定进展。
4月中旬,沃森生物与印尼公司达成合作,为支持合作方在本地实施新冠疫苗产业化的计划,向对方提供部分新冠mRNA疫苗原液用于其产业化建设过程相关验证,这也被投资者视为公司mRNA疫苗未来有望在印尼上市的重要信号。另外,近两周网上也频频传出印尼的三期试验即将揭盲的消息。
如果沃森的mRNA疫苗真能顺利在印尼EUA或者获批,无疑对公司业绩是巨大的催化,也是意外的收获。结语:从对沃森生物的基本面分析,13价和HPV2两大单品实际上有十足的预期差带动公司业绩爆发,只是短期的疫情扰动因素影响表观数据。未来,公司既有扎实的业绩基本盘,又有盲盒可拆,倒是可以理解睿远的选择了。
文章来源:瞪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