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亚盛医药:奥雷巴替尼究竟能卖多少钱?

以下文章来源于:药企市值评估,作者:雷米博士

亚盛医药2019年招股书有700页,走马观花看一遍都很累。但是,必须指出,阅读招股书是非常重要也会最便捷的全面了解一个公司的方法。生物医药的招股书都少不了会有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行业分析报告,这个要批判的看。里面描述的市场空间通常会夸大,但是产品竞争格局的描述还是基本客观的。

比如亚盛医药招股书第171页提到艾伯维2016年推出的BCL-2抑制剂venetoclax(一种治疗CLL慢淋的“神药”),2018年销售额为3亿美元,预期2023年为近50亿美元,但是实际上venetoclax的2021年销售额只有18亿美元,今年全年大概有20亿左右。到2023似乎只有沙利文报告预测的一半?

亚盛医药目前上市的只有一个产品奥雷巴替尼“1351”(2021年底获批上市,适应症为携带T315I突变的CML白血病),为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诺华的Tasigna(尼洛替尼,泰西格纳)2021年销售额为20亿美元武田制药的ICLUSIG( ponatinib)2021财年的销售额3.5百亿日元(2亿多美元)。

全球CML2021年的市场大概为60亿美元左右,而沙利文报告预测到2030年这个市场仍然是60亿美元左右,因为大部分病人会先服用一代药物伊马替尼,耐药后再服用二代药物达沙替尼、尼洛替尼等。而到了2030年这2个二代药物就上市15年左右了,仿制药会大量出现

微信图片_20220908143227.png

因此,奥雷巴替尼的销售额应该对标武田制药的普纳替尼( ponatinib,上市10年左右,2021年销售额为2~3亿美元。对应国际市场,就未必是某些人宣传的10亿美元;同样在国内市场,奥雷巴替尼是否可以卖到某些人宣称的10~20亿人民币,我就表示怀疑了。

我判断可见的短期未来,亚盛只有2个产品形成销售(另外一个可能是BCL-2抑制剂,代号 “1252”),3年之内的销售额恐怕都非常小。而公司保持每年亏8亿的节奏,压力会非常大。如果维持目前的研发强度,盈亏平衡需要销售额达到40亿人民币左右,这个难度相当大。

目前公司市值40亿港币左右,股价15港币左右,市净率为4(截止2022.9.6),相较于30多港币的发行价已经腰斩,也套牢了过去一批在40多港元配股的股东(如果他们没有及时抛出的话)。


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关联交易

奥雷巴替尼的前身“1351”,其专利是2013年获得的,2016年10月进入耐药性CML临床试验。公司只有一个执行董事(杨博士),杨博士的夫人翟博士也是高管。

招股书披露从2013年到2016年12月,翟博士担任亚盛医药的首席医学官,同时担任顺建生物的绝对控股人(99.6%),该公司正在开发1351,2016年底被亚盛医药收购。招股书第365页披露,亚盛收购了翟博士的顺建,对价为1.4亿人民币
这一段我没有看太懂,谁能解释一下?
另外几个关键词:三生制药 君实 迪哲。
好了,这个公司我以后不要再覆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