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同质化竞争的未来

    以下文章来源于:佰傲谷BioValley

纵观近些年国内Biotech的创新研发,能够明显的发现大部分临床新药靶点相似。有些热门靶点(如:PD-1、PD-L1、BTK等)很多企业都在做,甚至100多家企业挤在一个赛道,有相当的盲目性。

实际上,可供选择的靶点非常多,抗体分子就有约1500个靶点,其中近400个靶点已有药物在开展临床试验,而国内企业在做靶点似乎只挤在三四十个当中。
过去现在

国内靶点同质化的情况离不开大时代背景。曾经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市场之一,但经过不断的仿制药集采政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改革、资本市场扩容的大形势下,做仿制药能够赚到巨额销售额的机会不存在了。

内在环境作用因素下,国内创新药的群雄逐鹿的局面正式拉开,大量的研发创新药的Biotech诞生了。与此同时,在外来因素方面存在一个偶然性,但对行业逻辑塑造举足轻重的驱动力的因素同时诞生。2014首款PD-1药物Opdivo的上市以及Keytruda的畅销,给国内Biotech增加了一把催动剂,使得国内的众多Biotech完成了跨越式的成长。

大幅缩短时间进程的飞跃式成长同样带来相应问题,看上去生物制药发展迅猛,实则与美国真正的创新Biotech相比存在技术壁垒。我国生物医药产品较多,但是市场表现优良的仅寥寥几家,目前正在申报注册的产品主要以follow模式为主,真正的first-in-class创新产品凤毛麟角。

有几个很明显的例子,PD-1成为爆款,于是几乎所有的Biotech开始做PD-1,在双抗研发中有近乎一半的产品靶点带上了PD-1/PD-L1。在CAR-T中,Abecma和Kymriah的成功使得目前国内大部分CAR-T的靶点都集中在CD19和BCMA。

而过去十年,国内的first-in-class新药只有3款,分别是治疗银屑病的药物苯维莫德(Benvitimod),治疗慢性肾病引起的贫血的药物罗沙司他(Roxadustat),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甘露特纳(Sodium Oligomannurarate)。相比之下,美国药监局2020年批准的53个获批新药中就有21个是全新机制的first-in-class新药。

大部分创新药产品本质上仍处于跟进、模仿阶段,企业妄想通过快速跟随且在产品上做细微改动做到进口替代。快速跟随的策略看重的是成功率与市场回报的因素,不可否认是能够大幅降低风险的做法。但背后仍然暴露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以做出first-in-class药物的事实。
与此同时在上述情形下,向海外license-in竞争同样是越来越激烈了,早年间它可以捡漏赚大钱,现在似乎没有漏可以捡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内药企也在到处找license-in的机会。在千家Biotech都挤在几根赛道的情形下,似乎所有企业都乘时乘势,但又似在慢性死亡。
未来

回顾海外的Biotech发展道路,几十年中能够实现自主商业化,且能够稳定盈利迈入Pharma的少之又少。那些成功翻身为Pharma的通常需要十年乃至二十年才将一个产品成功商业化,其中经历了数个产品的临床失败或商业化失败的例子。

海外2004-2016年上市的316家Biotech,存活能超过10年的公司仅36家,占比仅仅11.4%。而在国内未来情况可能会更加严峻。

我国创新药环境目前正经历第一轮牛熊市,野蛮扩张习惯了的国内Biotech一下子适应不了节俭持家的风格,都恨不得一切顺风顺水,从Biotech转型成Pharma。

截至目前科创板和港股共有45家未盈利Biotech企业,其三年平均净亏损和研发投入分别为9.9亿和6.2亿,而2021年底账面现金约18亿,所以储备现金预计只能够支撑企业约3年的研发投入。未来在持续亏损、净资产为负的境地下极有可能面临退市或被并购的境地。

大部分急功近利的Biotech将会黯然消失,或许高价并购的事情也不会出现。做技术跟随的Biotech并没有独有核心技术,其企业价值没有那么高,这也使得这些企业通常没有被大额并购的价值。毕竟Bigpharma拥有更多的金钱来快速模仿一个相同靶点的类似“创新药”,也拥有更好的医院资源,销售覆盖面。

如今内卷的趋势下,未来Biotech九死一生,可能只有少数烧的起钱的“卷王”以及拥有自身核心技术的Biotech能够成为Pharma,剩下的只能成为Pharma的垫脚石


参考资料:
1.https://xueqiu.com/1335311504/228658647

2.https://xueqiu.com/3805803751/231465499

3.https://mp.weixin.qq.com/s/smlxKON3tphNr1Yi5UTUAQ

4.https://mp.weixin.qq.com/s/Xk8RAlmQUsO24vTUSgi2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