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医药魔方Pro
五年前,传奇生物在ASCO 2017年会上首次亮相的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 CAR-T疗法LCAR-B38M(后为西达基奥仑赛),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r/r MM)客观缓解率(ORR)达100%的数据惊艳全场。近期,另一家中国公司亘喜生物在ASH 2022年会上公布其治疗新确诊高危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的BCMA靶向CAR-T疗法GC012F临床结果, 再现了亮眼数据:100%总应答率(ORR)、100%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

GC012F是一款双靶点自体CAR-T候选产品,能同时靶向BCMA和CD19两个治疗靶点。该候选产品基于公司专有的FasTCAR平台,不需要体外T细胞扩增,可以将T细胞活化和CAR转导的时间大幅缩短至22至36小时。这可能会将患者的等待时间从大约五周减少到一两周。同时使T细胞保持在更年轻、更健康的状态,保持疗法高效性。GC012F目前正在中国开展的由研究者发起的I期临床试验,初步评估作为潜在的一线疗法,用于治疗符合移植条件的NDMM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
截至2022年10月14日数据截止日,16例符合移植条件的NDMM患者已接受GC012F给药。16例可评估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范围:1.3–15.4个月),结果显示出优异的疗效:
- 87.5%(14/16)的患者取得了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sCR),目前,该研究仍在对患者进行持续随访,以评估不断加深的反应;
- 所有剂量组中的可评估患者,100%均达到MRD阴性;
- 所有剂量组中,100%的患者体内观察到CAR-T细胞的强劲扩增,且持久性优异。
最新的临床数据还进一步明确了GC012F具有卓越的安全性:
- 仅有25%(4/16)的患者出现1–2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未出现3–5级CRS;
- 未观察到患者出现任何级别的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或其他任何神经毒性。
相比之下,在一项针对晚期骨髓瘤的更大规模试验中,百时美施贵宝已获FDA批准的BCMA靶向CAR-T疗法Abecma的CRS率为85%,其中≥3级的为9%。在Abecma的KarMMa试验中,28%的患者发生了神经毒性,其中4%为3级事件。亘喜生物的首席医疗官Wendy Li博士表示,基于这一有希望的结果,公司正在与FDA商谈,在美国和中国对既往接受过治疗的MM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因为这是一个高度未满足的医疗需求,特别是那些在CAR-T治疗后复发的患者。Li博士补充说,预计GC012F在新试验中的表现可能会更好,部分原因是目前在中国开展的试验是在与COVID-19相关的严格封锁期间进行的。据悉,亘喜生物目前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帮助推动GC012F的发展。该双靶点CAR-T可能会与几家大型制药公司候选产品竞争,包括辉瑞、BMS、再生元以及吉利德新合作的Arcellx公司的BCMA CAR-T及双特异性药物。在ASH 2022年会上,辉瑞报告了其皮下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elranatamab的10.4个月随访数据,该数据来自一组重度既往治疗的骨髓瘤患者的关键性II期MagnetisMM-3试验。在曾尝试过中位数为5 种既往治疗的患者中,elranatamab引起了64%的患者应答,其中38%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或更好。在13例曾接受BCMA靶向治疗的患者中,7例(54%)对elranatamab有应答。辉瑞公司肿瘤学和罕见病首席开发官Chris Boshoff 博士表示,elranatamab对BCMA和CD3具有最佳亲和力。并且,在这种晚期治疗背景下,elranatamab具有最好的CRS特征,CRS率为58%(均为1/2级),神经毒性为3%(均为1/2级)。MagnetisMM-3试验结果将被用于向FDA递交申请。不过,即使未经批准,辉瑞仍在临床开发中积极推进elranatamab。该公司已经开始了一项名为MagnetisMM-5的III期研究,以评估elranatamab单药或联合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对既往接受过至少1线MM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r/r M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两项III期试验(MagnetisMM-6、MagnetisMM-7)将在新确诊患者中评估elranatamab。Boshoff表示,辉瑞也在计划与新疗法的组合应用,包括去年辉瑞斥资23亿美元收购Trillium Therapeutics时获得的CD47候选药物。他补充道:“我们将在2023年宣布与其他生物技术合作伙伴开始的一些组合应用……值得期待。”辉瑞的elranatamab将与另外两种BCMAxCD3双特异性药物,即再生元的linvoseltamab(REGN5458)和BMS的alnuctamab同台竞争。关于linvoseltamab,ASH 2022年会摘要显示,在一组既往接受过中位数为6的前线治疗MM患者I期试验中,200 mg或以上剂量水平的linvoseltamab治疗总缓解率(ORR)达到75%,较低剂量组的ORR为40.8%。关于alnuctamab,一项对至少接受过3种前线疗法的MM患者进行的静脉注射治疗的长期随访试验表明,该药物在8个月中位随访后产生了39%的应答率。根据2022年ASH的数据,CRS率达到76%,包括一人死亡。BMS最近将药物从静脉注射制剂转变为皮下注射,以提高给药便利性和更好的CRS特征。截至9月28日,在68例接受过中位数4种前线治疗患者中,皮下注射alnuctamab诱导53%的患者CRS,没有3级或以上的病例。就疗效而言,皮下注射alnuctamab使53%的患者的肿瘤缩小(数据并非来自60 mg目标剂量队列,因为随访时间很短)。BMS首席医疗官Samit Hirawat表示alnuctamab有可能与自己的CELMoD药物联用。除了alnuctamab和靶向BCMA的Abecma 外,BMS还在ASH 2022年会上分享了其GPRC5D CAR-T治疗r/r MM的初步结果。Hirawat说:“我们正在开发两种或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因为我们需要继续了解哪种治疗方法最适合哪种患者群体,以及哪种方法最方便患者。”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前几日(12月9日),吉利德旗下Kite Pharma刚斥资2.25亿美元首付款,与Arcellx合作开发后者的BCMA靶向CAR-T细胞疗法CART-ddBCMA,用于治疗r/r MM患者。CART-ddBCMA目前处于II期临床开发阶段(iMMagine-1),其已被FDA授予快速通道、孤儿药以及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12月9日,Arcellx公布CART-ddBCMA在r/r MM中的I期临床试验数据,患者ORR达到100%,38例可评估患者中27例(71%)达到CR或sCR,34例(89%)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以上的缓解。1# ASH: In next BCMA myeloma race, Gracell dazzles with 100% response rate as Pfizer, BMS place their bets(来源:Fierce Biotech)2# 亘喜生物公布FasTCAR-T GC012F治疗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新确诊患者的最新临床数据,总体应答率高达100%(来源:亘喜生物官网)3# Arcellx Announces Continued Robust Long-Term Responses From Its CART-DdBCMA Phase 1 Expansion Trial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And Additional Pipeline Progress(来源:Arcellx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