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医药投资部落
疫情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年,资本市场也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疫情概念股的神话。谁是最早从疫情中显著获益的个股?可能英科医疗会是很多人的答案。
这家以以一次性医疗防护手套为主业的上市公司,2009年成立于山东省淄博市,2017年7月上市。在2020年之前,英科医疗基本上在资本市场毫无存在感,极少有人注意到这家公司,直到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全球对于一次性防护手套的需求暴增,也彻底将这家公司推到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之下。从2020年1月份开始,英科医疗的股价从6元左右开始狂飙突进,最高时突破160元每股,是2020年整个市场最为闪耀的抗疫明星股,获得了"手套茅"的称号。
英科医疗的业绩,确实也对得起投资者的疯狂追捧:2020年,英科医疗收入高达138亿人民币,净利润70亿人民币;2021年,英科医疗收入高达162亿人民币,净利润74亿人民币。
这是一个让一众老牌药企目瞪口呆的业绩,恒瑞医药亦只能甘拜下风。在一次性防护手套行销全球的同时,英科医疗也开始了雄心勃勃的产能大跃进,在包括安徽淮北、江西九江、安徽安庆、湖南临湘、山东青州、河南商丘等多个地区都有新增产能的计划。当时的主流看法是:英科医疗相比主要竞争对手(尤其马来西亚等地区企业),在人力资源、原材料、能源、土地、产业链配套等方面拥有多重优势,随着多个生产基地的产能逐步来扩大,预计非乳胶手套年化产能可增加至约1200亿只,届时英科医疗有望超过Top Glove(顶级手套),成为世界最大的一次性手套供应商。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一次性防护手套的需求逐步回归常态,英科医疗的业绩开始大幅回调。2022年10月,英科医疗披露的当年三季报显示,受手套需求下滑和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2.12亿元,同比下降61.81%,实现归母净利润6.39亿元,同比下降90.80%。同时,英科医疗的股价在触及164元的高点之后,就一路向下,目前已经跌去87%。
无论是需求,还是业绩,甚至是股价,都在向均值回归。
12月19日,英科医疗公告,公司与沂源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书》后至今,手套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决定调整战略,与沂源县人民政府友好协商,签订《投资协议书之解除协议》,拟终止年产50亿只TPE手套和50亿只CPE手套项目。2022年6月13日,英科医疗就宣布拟终止临湘市年产400亿只(4000万箱)高端医用手套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当时公司解释称,目前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市场供需趋于平衡。公司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资风险,计划终止上述项目。此后不久的10月27日,英科医疗再次发布终止项目的公告,计划终止在夏邑县的年产131亿只PVC高端医用手套项目。
但是这可能还远远不够,根据英科医疗公开披露的财报,其至少还有以下几处在建的大规模产能:
- 江西英科公司年产271.68亿只高端医用手套项目,已累计投入20.16亿元,项目建设进度为79%;
- 安徽凯泽公司年产50万吨羧基丁腈胶乳项目,已累计投入5.77亿元,项目建设进度为82%;
- 山东英科公司年产500亿只高端医用手套项目,已累计投入3.81亿元,项目建设进度为28%;
- 安庆英科公司年产400亿只高端医用手套项目,已累计投入3.02亿元,项目建设进度为7%。
也许,在疫情管控进一步放开、防护需求进一步下降的今天,这次可能并不是英科医疗最后一次削减产能。在疫情的三年以来,从最早的口罩、手套到现在的抗原、发烧药等等,我们哄抢了无数次,也炒作了无数次,最终结果往往是一地鸡毛。手套已经大刀阔斧地砍产能以自保了,下一个产能过剩的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