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医谷
近日,Fierce Biotech网站发布了“2022年Biotech死亡名单”,这是一份在金融动荡和临床失败的危险重压下诞生的名单,一共包括了7家公司。他们或已永久倒闭,或已有明确迹象表明即将进入破产倒闭阶段,曾为了“活下去”,他们并非没有努力过:裁员、收缩研发管线、出售资产、寻求融资……但当断臂求生依然无法实现自我拯救时,只能以倒闭收尾结束。导致这些企业失败背后的某些“经历”,或许能够为整个行业带来一些“警示”作用。公司名称:Diffusion PharmaceuticalsDiffusion Pharmaceuticals在今年10月份宣布了一项战略评估,称公司可能会进行合作、许可交易、剥离甚至完全出售。尽管Diffusion Pharmaceuticals面临着极为艰难的时刻,但该公司的高管们依然在兜售一种名为TSC的缺氧疗法,TSC疗法旨在低氧的条件下改善组织供氧,Diffusion Pharmaceuticals针对此疗法已开展了肺炎、贫血和实体瘤等多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Diffusion Pharmaceuticals的首席执行官Robert Cobuzzi Jr表示,TSC也可以作为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等低氧实体肿瘤的辅助治疗。但前提是,公司能找到一笔交易或其它合作伙伴来帮助它度过这场危机。目前,Diffusion Pharmaceuticals的的各项计划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也没有承诺何时可能会更新,前途未卜。不过,可以肯定的是,Diffusion Pharmaceuticals的账面资金已经捉襟见肘,截至2022年9月末,该公司帐上现金只有2585万美金。在寒冬中,公司的市值跌至1000万美元,基本丧失了再融资能力。Exicure是一家在发展早期极为低调的公司,曾经该公司从比尔·盖茨等人那里筹集了数千万美元,完成IPO后,市值一度逼近10亿美元,但这些高光时刻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该公司经常因为各种错误而登上头条。一项内部调查发现,Exicure的前神经科学小组组长在2021年前9个月里误报试验数据,这直接导致Exicure放弃了一款弗里德希氏共济失调的临床前药物。此后,Exicure又将研究重点转移至临床前疼痛项目SCN9A,然而,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该候选项目不合格,公司随即暂停了所有的研发工作。与此同时,Exicure进行了裁员、精简研发管线以降低运营成本。在磕磕绊绊中蹒跚前行的Exicure,如今市值已只剩下不足600万美元。今年9月底,投资公司CBI购买了Exicure 340万股的普通股票,产生的540万美元收益才让Exicure能够运转至今。再经历了长达五年的财政重压后,Genocea今年5月正式宣布退市。Genocea也曾努力试图坚持下去。2022年4月,Genocea宣称在研T细胞疗法产品GEN-011有5名临床试验患者的数据积极,并计划下一阶段研究中继续增加剂量。然而,仅仅几周后,Genocea就宣布了一项战略评估,旨在出售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资产并裁员65%。而这种迅速“跌落”的背后是最近五年来Genocea一直面临着财政的巨大压力,2017年,因为资金不足,Genocea曾被迫停止了一款疱疹疫苗的后期开发,又转而将重点放至两种癌症疗法,公司的业务不稳定导致了其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陷入困境,并从此一蹶不振。H3 Biomedicine是日本药厂卫材的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专注于利用其集成数据科学、人类生物学和精准化学发现引擎,发现和开发精准肿瘤治疗方法。作为卫材的创新发现平台和开发引擎,H3 Biomedicine在开发多个临床项目,包括乳腺癌疗法H3B-6545等,并同时提交了4项IND,签署了2份授权协议,与百时美施贵宝等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但今年7月,基于全球发展战略的调整,卫材决定永久关闭其肿瘤学部门H3 Biomedicine并裁员,将全球研发(R&D)组织从以前的业务集团结构改革为新的研发组织DHBL。H3 Biomedicine在研业务也将合并到DHBL组织中。Kaleido在早期的发展阶段还算顺利,2017年,Kaleido曾从顶级投资机构Flagship Pioneering孵化器中脱颖而出,Moderna也是这家机构孵化的明星公司,在此后的一年半时间里,Kaleido进行了B轮融资甚至IPO,但在2019年和2020年,由于迟迟没有拿出更为亮眼的成绩单,投资者兴趣减退导致该公司发展停滞。Kaleido Biosciences还曾将一款用于治疗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的靶向聚糖产品KB109,在未获得IND批准的情况下,用于新冠肺炎治疗,这直接导致了FDA发出警示函终止了该行为。今年2月,面对日益减少的现金储备,KB109用于慢阻肺(COPD)的II期临床研究被迫终止;4月,在账面资金已耗尽的情况下,Kaleido依然未能找到买家,最后不得不发布文件宣布“已无法继续运营,最好的选择是有序地结束流程”。Orphazyme是一家位于丹麦的biotech,专攻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研发。其核心管线arimoclomol旨在治疗一种罕见的进行性遗传疾病C型尼曼-匹克病,但相关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该药物疗效并不明显,这也直接导致其上市申请被FDA驳回,之后,Orphazyme的股票一泻千里,公司也被迫大幅度裁员。最终,Orphazyme还是以破产告终,KemPharm以不到13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Orphazyme的资产同时聘用了大部分剩余员工。此外,KemPharm还表示将继续推进arimoclomol上市申请的计划。今年3月,在决定将所有开发资源集中于高风险胫骨骨折的异基因细胞疗法后,Bone Therapeutics基本上解雇了整个核心高管团队,包括CEO、CSO、CFO、CBO,非执行董事会成员停职留薪。此前有披露称,如果Bone继续正常运营,它将在今年第三季度耗尽资金。幸运的是,Bone的求救信号被法国Biotech Medsenic及时“打捞上岸”,并在8月份进行了反向合并。两家公司合并后更名为BioSenic,致力于炎症和骨科疗法的研发。这笔交易中,Bone的估值仅为1000万美元。Bone的细胞疗法是保留资产之一,其IIb期试验结果将于2023年上半年公布。但被收购后的Bone还远远谈不上安全,手里仅有510万美元库存现金的BioSenic和所有公司一样,它的最终命运将取决于它是否能得到说服投资者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