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情转暖,Biotech决定拒绝卖身

  以下文章来源于:医药投资部落

2022年2月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南新制药宣布,公司收购兴盟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股权的事项已终止。

2345_image_file_copy_13.jpg

同时,南新制药认为,兴盟生物的主要股东Synermore公司存在缔约过失责任,因此南新制药已向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相关的诉讼,要求Synermore公司向南新制药赔偿人民币1.5亿元及因维权支付的合理费用。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正式受理南新制药的诉讼,根据南新制药的财产保全要求,广东省中院已对Synermore公司持有之兴盟生物的72.9384%股权进行司法冻结。
至此,这场持续科创板上市医药企业收购未上市Biotech公司的交易,最终以对簿公堂的形式告一段落。
2年多以前的2020年10月,南新制药公告,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兴盟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股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公开信息显示,南新制药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兴盟生物100%股权,初步商定标的资产预估值不超过26.7亿元。
此时,距离南新制药登陆科创板不过半年左右的时间。
南新制药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注于化学药物的研发与生产的创新型制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创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
帕拉米韦是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虽然有耐药性发生几率极低、更长的半衰期等优势,但是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使得其在抗流感药市场很难撼动奥司他韦的一线地位。
除了帕拉米韦之外,南新制药其他在销售产品主要都是平平无奇的仿制药,在研管线都处于相对早期阶段,疫情之下抗流感药物的销售又受到很大的冲击。
同时,帕拉米韦的市场独占地位也岌岌可危;自2021年开始,国内已有包括扬子江药业在内的数十家药企,提交了帕拉米韦注射液或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的药品上市申请。
帕拉米韦,很可能既奥司他韦之后,很快进入集采时代。
因此,尽快以对外并购的方式寻求下一个增长点,成为一个自然的逻辑。
位于苏州的兴盟生物,成为了南新制药的收购对象。
据公开资料,兴盟生物成立于2016年8月,专注于针对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生产,坚持中外双报和国内外临床研究开展,连续多年被评为苏州工业园区独角兽培育企业、苏州市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在2020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兴盟生物创始人兼CEO曹一孚,美国密西根大学化工专业博士,曾供职于强生、MedImmune、Aeras等多家海外生物医药企业;在生物制药研发和制造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行业经验。
兴盟生物的在研产品,至少包括4个生物创新药和5个生物类似药,覆盖抗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其中,进度最快的是用于狂犬病预防的SYN023。
作为全球首个抗狂犬病毒鸡尾酒疗法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该药可通过对狂犬病毒多个糖蛋白位点的特异性结合有效地中和狂犬病毒,从而消除狂犬病毒对神经细胞的感染能力。
SYN023于2015年5月获得FDA核准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并于同年10月获得美国“孤儿药”资格认定,2017年6月获得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2020年11月6日,南新制药与兴盟生物签订《框架协议》,确定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方案。
但是此后该项交易的推进极其不顺利,双方此后近2年的时间内反复博弈,前前后后又正式签订了多达四次《补充协议》,但是仍然没有达成交易。
2022年12月,南新制药宣布,交易对方在谈判过程中屡次提出变更或增加新的交易条件,并拒绝对《框架协议》的有效期限作进一步延长,经公司审慎研究,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外界很难准确知道这笔交易最终失败的原因,但是根据公开信息,至少有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自科创板上市之后,由于羸弱的基本面与营收数据,南新制药的股价一直处于跌跌不休的过程中。
双方最初商定的南新制药股份支付的价格为44.09元/股,但是此后大部分时间南新制药的股价都远低于这个价格,最低时甚至只有9.47元/股,此时南新制药的总市值不到20亿人民币。
对于兴盟生物来说,这个价格是肯定无法认同的。
本想找个上市公司作为依靠,但是没想到上市公司的市值最后和自身估值不相上下,因此兴盟生物心生变数也是情理之中。
同时,医药行情转暖与兴盟生物本身管线的研发进展也是一个因素。
自2022年9月以来,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生物医药板块都开始了一轮迅速的反弹,港股多家Biotech企业的股价甚至实现了翻倍。
2022年5月27日,CDE受理了兴盟生物SYN023的新药上市申请,这是中国境内首款申报上市的抗狂犬病毒复方抗体制剂。
资本行情逐渐转暖,手握待上市药物的兴盟生物,自身去冲击一下科创板或港股18A,理论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此时卖身给上市公司,自然不是最为优先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