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医药投资部落
2023年3月8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3年第6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轩竹生物”)的审议结果为:暂缓审议。
有资深IPO保荐人士表示: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轩竹生物是港股上市公司四环医药的子公司,四环医药直接持有轩竹生物约62.39%的股权,此次IPO为分拆独立上市。
轩竹生物官网显示,轩竹生物成立于2002年。2012年国内大型医药集团四环医药全资收购其100%股权后,轩竹生物成为四环医药的创新药研究院,2018年开始独立运营。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2月27日,轩竹生物共有13个在研产品管线,包括3个核心产品、5个主要产品和5个其他产品。
从研发进度来看,轩竹生物已将7个产品推向临床及之后的开发阶段,其中1个产品已处于NDA(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上市申请)审评阶段,2个产品处于临床III期研究阶段。
虽然在研管线不少,但是从上市委现场询问的问题来看,监管层明显对轩竹生物的核心技术和商业化前景存有疑虑。
轩竹生物的3个核心在研产品分别为KBP-3571安纳拉唑钠、XZP-3287吡罗西尼、XZP-3621。
KBP-3571安纳拉唑钠是一款PPI抑制剂,目前国内PPI抑制剂市场竞争已经极其激烈,包括阿斯利康、石药集团、丽珠集团在内的多家药企已经上市6款PPI抑制剂,其中4款已经纳入集采,此外还有多家已经通过一致性评价准备上市。
XZP-3287吡罗西尼是一款CDK4/6抑制剂,我国已有三款CDK4/6抑制剂获批上市,包括恒瑞医药的达尔西利、辉瑞的哌柏西利和礼来的阿贝西利,此外诺华和先声药业已于2021年向NMPA递交了各自CDK4/6抑制剂的上市申请。
更为致命的是,辉瑞的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的专利将于2023年到期,齐鲁制药的哌柏西利仿制药已于2020年12月获批上市,正摩拳擦掌准备入市,此外至少还有超过10家仿制药在研。
XZP-3621是一款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口服片剂,同样面临惨烈的竞争格局,国内已有1款一代ALK抑制剂,4款二代ALK抑制剂,1款三代ALK抑制剂上市,且临床阶段在研管线进入到临床III期或NDA的ALK抑制剂共有5款,均为二代ALK抑制剂药物。
总之,轩竹生物以上3款核心产品所针对的适应症,都是已经足够红海,不仅都要直面国内外头部药企的创新药销售竞争,有的还要面对自家产品还在研发但是同类竞品已经集采的窘境,最夸张的是甚至还要面临同类仿制药的釜底抽薪。
不能说竞争格局不好,只能说十死无生。
因此,上市委的现场询问中,对轩竹生物明确提出质疑:
(1)请说明主要产品预计销售峰值渗透率的主要考虑因素、测算方法,是否符合"市场空间大"的要求;
(2)请说明发行人在商业化方面的规划及相对其他竞争方的优势。
虽然管线相对平庸,但是轩竹生物在IPO之前的融资经历非常成功,其在2020年到2022年不到2年的时间内,完成2轮融资,合计融资14亿人民币,投资方包括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此次轩竹生物IPO如果成功,根据其融资计划,估值将超过160亿人民币,远超其母公司四环医药的市值。
对拟上市企业来说,IPO暂缓审议,并不意味上市进程就此止步。当事企业需回应和解决上市委关注的相关问题,完善申请材料,再申请上会。
此次暂缓审议,轩竹生物的科创板之路还有多少胜算?
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共有2家未盈利Biotech企业被暂缓审议,其中海和药物再次上会最终被否决,新通药物再次上会获得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