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医药投资警示录:追高者死

  以下文章来源于:医药投资部落

2019年7月22日,万众瞩目的上交所科创板鸣锣开市,这是当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深刻影响了此后众多新兴行业的走向和发展。

具体到对医药行业的利好,汇总各方陈词,基本是这样描述的: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增加了一级市场投资者的退出渠道,充分调动了行业各参与方的积极性,推动了国内创新药第一波的繁荣发展。
总结:一场一级市场的饕餮盛宴。
但是,作为盛宴主要买单者的二级市场投资者,过得还好吗?
01    一级吃肉,二级献血
截至2023年3月14日,在科创板所有上市并交易的509家公司中,医药行业公司达到了103家,占比超过20%,由此可见,科创板确实起到了增加了一级市场医药投资者的退出渠道的作用。
至于一级市场医药投资者的收益率,由于一级市场的历史数据过于繁杂,在此难以有精准的统计口径。
但是有一个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所有103家医药公司目前的股价,相比于发行价平均上涨幅度为80%,考虑到一级市场投资者的平均成本,要远低于IPO发行价格,所以整体回报率应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对于在二级市场参与科创板医药股的投资者,情况就远没有这么乐观。
考虑到除了部分打新中签的幸运者以外,大部分投资者是没有机会以发行价买入科创板个股的,所以我们以这103家医药股IPO首日交易的收盘价作为成本,以截至2023年3月14日的收盘价作为最新价格,最新价格相比于成本的涨幅作为收益率,以此评估二级市场的收益情况。
结果让人非常失望。
这103家医药股,收益率平均数是-3.08%,收益率中位数是-21%,仅仅34家公司获得了正收益率,占比33%。
典型的"一级吃肉,二级献血"。
02    追高者死
二级市场的收益率如此糟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很多个股的首日涨幅过大,透支了此后的成长性。
微信图片_20230315142729.png
图1:科创板首日涨幅最高的Top20个股,按照首日收盘价买入持有的收益率

上图列举了科创板105家上市公司中,IPO上市交易首日股价涨幅最大的20个,如果在当时以首日收盘价买入这些公司,持有到今天的话,结果触目惊心:平均收益率大约为-40%,仅仅3个个股取得正收益,字面意义的"九死一生"

将这个统计范围扩大:科创板开板以来,一共有41家科创板医药公司,IPO首日交易涨幅高于100%,如果在按照首日收盘价买入这41家公司持有至今,平均收益率为-35%。

仍然是一个价值毁灭的过程,"追高者死"的结论继续成立。

首日涨幅过高,其因素往往非常复杂,在此不作过多解读,但是要谨记以下三个原则:不要追高、不要追高、不要追高。


03    逆向投资的机会
与"追高必死"相对应的,是科创板给出的结构性的投资性机会:对于首日表现不好甚至破发的科创板医药股,如果按照首日收盘价买入,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获益机会。
微信图片_20230315142738.png

图2:科创板首日涨幅最高的Top20个股,按照首日收盘价买入持有的收益率

上图是科创板首日表现最差的20个医药股,其中包括19个首日破发股,但是如果按照首日收盘价买入以上股票并持有至今,平均收益率约为20%,胜率也大幅提升到了60%,即20个股票中有12个取得了正收益
看来,巴菲特的"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个策略,在科创板医药股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小结
以上,仅仅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简单统计,仅做研究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未来的市场仍然会按照以上规律运行。
任何的成功投资,都还是建立在透彻的基本面研究与完备的交易策略基础之上,否则就将面临灾难性的投资结果;比如,如图2所示,即使是胜率和赔率都还不错的"首日破发买入"策略,也蕴含着最终亏损50%以上的巨大风险。
但是,不要追高,保证安全,大概率不会错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