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行业卷不卷!

  以下文章来源于:IVD资讯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卷的本意是指不带来增长的内耗和没有意义的努力。

如果去问很多一线的营销工作者,他们一定会说很卷,从生化到小发光到呼吸道联检再到肿瘤早筛,处处都是红海,市场现在太难做了;如果你去问星哥,他一定说不卷,他一直认为IVD是个很好的赛道,卖水也是很好的商业模式,相比于其他行业,IVD简直不要太好。

大家对卷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参与的厂家太多了。

前几天去长沙检验年会,虽然只有200多个厂家参展,感觉一个馆的企业都在做生免一体机和流水线。到另一个馆,发现大都是做分子和质谱的。要是等到5月份CACLP开幕,那就更精彩了,1000多家IVD企业登场,每一个IVD的边边角角都有一大堆同行在竞争。

不过参与的厂家多,并不一定就是卷,很可能是这个方向特别有前景。

我和不少IVD企业的创始人交流,有做肿瘤早筛、有做流式、也有做质谱、外泌体的,大家其实很欢迎同行一起来发展,只有把这个行业做大,大家才都有机会。

而大家经常吐槽的卷,更多是一些常规项目的同质化,比如心标炎症的项目、常规的检测设备,每个品类都是注册证上百家,同质化太严重,只能打价格战。

IVD行业确实存在很多低层次的竞争,并没有在技术创新上突破,更多的是价格战和商业模式的竞争。

一个试剂你卖20,我就卖15;你单通道设备,我就改成多通道;你做3联检,我就做6联检;你15分钟出结果,我10分钟出结果;你做流水线,我就推整体解决方案,最后大家还来比一比谁的注册证多。本质上,很多都是重复同行的路径,在一些并非核心技术功能上有太大的优势。

IVD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没有形成垄断格局。

国内的IVD市场整体保持快速的增长,据CAIVD的统计,我国IVD市场规模2022年将超过2000亿元,并向3000亿迈进。整个行业的创业、投融资、IPO都相当活跃,目前生产企业已经超过2000家,上市公司超过70家。

虽然每个细分赛道有龙头企业,发光也存在国产几大家的情况,但依然体量较小,抛开新冠检测的贡献,几乎没有单靠IVD主营业务营收过百亿的,也没有出现垄断性的企业,因此IVD大中小企业依然能在一个充满需求的市场都通过努力实现发展。

大家更多是在生产端卷,并没有在客户核心需求上卷。

IVD产品最根本的目标还是给临床提供有价值、质量稳定可靠的结果。这一块,其实大家卷的并不是很多,很多的厂家也都是发一发参与室间质评的结果,办一点学术讲座而已,并没有更深层次的竞争。大家普遍在乎的还是多拿证、营销上能不能挖掘出亮点、展会招商会效果好不好、这个专家能不能来站台等等,这些层面的卷,本质上来说,只是生产厂家在经营和营销上面的PK,终端用户其实并没有太关心这些东西。

另外一个是技术创新方面,大家也并不卷。

很多厂家一边是对标着标杆厂家和产品,拆来拆去来做模仿,大概有个七八成就OK,另一边是花钱去挖对方核心技术人员来搞这个项目。至于技术创新性,这么难度太大的事情,就留给同行去发挥吧。大家更关心这个产品我有没有,至于好不好,先用着再说,万一产品有问题,大不了换货嘛。

所以,IVD目前并不是内卷严重,而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同质化太严重,导致重复研发和无序竞争,这个问题市场和国家集采政策正在解决,未来会淘汰一大批创新不足、产品优势不明显的企业。

IVD行业依然缺好的产品,缺真正关心患者价值的产品。如果从这个层面考虑,行业一点都不卷,那些专注技术创新、富有社会使命的IVD企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