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往的公开宣传中,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可以通过融合影像指导,帮助医生精确控制导管、导丝、球囊或支架植入物的操作,从而提高PCI手术治疗的精确度,提高PCI临床手术的标准化水平。
此外,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另一个卖点是:医生不必像此前一样站在血管造影手术床边上,而是在一定距离外,通过独立的控制模块,掌控手术进程,因此可以减少医生吸收的射线剂量,起到保护医生的作用。
但是对于这一新兴的医疗设备,长期以来也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
首先是"提高手术精度"这个优势存疑;PCI作为一项在中国开展极为广泛而成熟的手术,每年有100万~200万个心脏支架被放入患者的血管中,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精度"并不是PCI手术的最大痛点,目前也缺乏足够的长期临床证据,来表明"提高手术精度"会给患者带来实质性的长期获益。
其次是对于"减少医生辐射"这个卖点,介入手术医生长期遭受辐射的问题,的确值得充分的重视,但是目前有多种的解决方式,比如防辐射能力更好的铅衣、辐射剂量更小的造影机等等,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是否是一个具备足够性价比的解决方案,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总结一下就是:有可能是"伪需求"。
当西门子退出该领域的决策宣布之后,以上的争论已经不再重要,作为全球屈指可数的医疗器械巨头之一,西门子用数亿美元和近四年时间作为代价,宣布该领域的商业化路径暂时不通。
略为尴尬的是,在2019年西门子高调宣布入局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赛道前后,一大波中国玩家紧随其后,也杀入了这个领域。
2023年3月,万思医疗子公司易度医疗研发的“VAS HERO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准上市,成为国内首款获NMPA批准的国产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此外,根据公开信息,国内在研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公司至少还有歌锐科技、奥朋医疗、唯迈医疗、爱博医疗、润迈德、睿心医疗、微亚医疗等多家公司。
有人说,中国很可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血管介入机器人研发公司。
在西门子明确退出血管介入机器人领域后,该领域的未来商业化前景何去何从,将是一个值得继续观察的问题。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