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三家创新药企管线价值与市值严重不匹配。
其中一家今天不装了,过去99%的时间都是走势独立的阿尔法行情,公司名称可能99%的人都念不利索。
3D MEDICINES(思路迪医药)在并不遥远的7月13日,曾经触及336亿港元巅峰市值,然后迅速接近腰斩。
然而,思路迪不会痛苦。
配股也配了,7月14日配股(相当于A股定增)融资2.262亿港元,配售价108港元,较IPO发行价24.98港元高332.35%。港股通也纳入了,3月13日进入恒生综合指数生效,获得指数基金被动配置。截至1月31日,被动式追踪恒生指数系列产品的资产管理总值约645亿美元。
痛苦的是南下新入局资金。截至7月19日,港股通持有市值9531万元。正值基金半年报,可以观察有哪些主动型基金在高位接盘?
01
临床阶段仅有一款自研管线
5月18日,思路迪医药正式摘B,成为港交所18A公司开闸5年以来第11家成功摘B企业。其首款产品恩维达作为全球第一款皮下注射PD-L1,解决静脉不耐受患者无药可用的临床痛点,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大幅降低患者治疗成本,2022年销售收入达到5.674亿元,同比增长841%。
然而,恩维达却是康宁杰瑞自主研发的,其市值长期不及思路迪1/3。
康宁杰瑞研发能力硬核,但运营一直处于测不准状态。与商业化团队达4000人的先声药业合作符合逻辑,但在2016年把PD-L1临床开发交给思路迪医药却是谜之操作,当时康宁杰瑞是走投无路,还是自己不会做临床?
在思路迪临床阶段8款管线中,仅有3D011为自主开发,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前药,处于I期临床试验。2020年最后三个月,思路迪连续引进5款创新药,包括海和药物2款镇痛药、Aravive公司1款抗癌药以及SELLAS生命科学集团2款肿瘤免疫疗法。
除恩维达外,管线乏善可陈,但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龚兆龙博士的年薪却是亮点。
思路迪2022年经调整亏损2.5亿元,研发开支3.5亿元,龚兆龙薪酬1.04337亿元,其中1.02537亿元为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费用。
龚兆龙1998至2008年任美国FDA新药审评员,深深了解创新药的研发困难,所以创业选择license-in模式为主?2008年回国后担任百济神州新药开发和药政事务副总裁,2014年加入思路迪,成为联合创始人和CEO。
2022年末,思路迪现金储备9.4亿元,IPO仅募资2.51亿港元,所以在上市半年后再次融资。
02
目的达到了
不要为108港元接盘的6名承配人担心。
港股监管及信披制度不同于A股,参与定增的机构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全身而退,你根本不会知道。
不能参照A股思维,定增价格完全不能作为一种锚定,否则,就像你突然发现一个群里除了自己全是职业选手一样,在山顶吹凉风的可能不是别人。
思路迪刚上市一周,已有人质疑四两拨千斤。
这家毛利率高达92.6%的神奇公司,是肉眼可见的做空目标,但投资者发现难以借券做空。
不同于以往高度控盘的Biotech,思路迪比较蹊跷的是日成交额较大,但考虑到港股杠杆倍数及衍生品丰富,也不奇怪。
在资本寒冬,Biotech求生欲望很强,有转型CDMO的,有卖掉核心管线权益的,有退还license-in项目的,有停掉同质化管线的,有整个重启炉灶的,这些都是中性事件,属于产品结构正常优化的范畴。
以思路迪研发基本面,在管线上另辟生存空间很难。不过,现在目的也达到了,再融资、港股通都搞定了。
未来路还很长。
来源:阿基米德Biotech ,作者阿基米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