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9亿的港股Biotech,签下一个7亿大单

8月11日早间,港股上市的Biotech公司德琪医药发布公告,宣布与国内老牌药企翰森制药签订了就塞利尼索(商品名:希维奥)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独家合作协议。

根据双方的协议,翰森制药将独家负责塞利尼索及任何包含或由塞利尼索组成的产品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

从公开信息看,这笔交易的总金额高达7.35亿,其中包括2亿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达5.35亿元的里程碑付款。

与交易金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在港股上市已经2年多的德琪医药,目前的市值也仅仅9亿港币左右

德琪医药属于以“Lisence-in模式”起家的Biotech公司,公司于2016年成立,5年后的2021年11月20日,就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塞利尼索是德琪医药从美国公司Karyopharm引进的一款药。

目前,塞利尼索已在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包括美国、英国、欧盟地区、韩国,以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等。

德琪医药拥有塞利尼索在包括大中华区、南韩、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国家的多个亚太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根据公开信息,塞利尼索是具有独特机制和差异化特性的“同类首创”和“同类唯一”选择性核输出抑制剂,它是首款也是目前唯一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R/R MM和 R/R DLBC的XPO1抑制剂和用于治疗 R/R MM 和 R/R DLBC 的药物;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个含塞利尼索的治疗方案被纳入NCCN、ESMO、CSCO和CMDA指南。

2022年5月,塞利尼索正式在中国内地启动商业化销售。最终,塞利尼索2022年全年收入约1.6亿,主要来源于中国内地市场。

应该说,在首个非完整的销售年度,这个成绩还算勉强合格,但是德琪医药显然对于塞利尼索有着更高的预期。

此次选择与翰森制药合作,有望大大加速塞利尼索的商业化进程。

作为国内老牌药企,翰森制药的商业化能力有目共睹,2022年,翰森制药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93.82亿元,其中创新药收入约50.0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约53.4%。

对于德琪医药来说,依靠翰森制药成熟的销售体系,不仅有利于加速塞利尼索的销售、快速回收现金,更为重要的是,有可能显著降低销售成本。

根据德琪医药2022年的财报,当年塞利尼索的销售收入约1.6亿,但是“销售及分销成本”就高达3.55亿。

这说明对于小型Biotech来说,从零开始自己做商业化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过程,从规模不经济逐渐升级到规模经济阶段,其时间之长、投入规模之大,难以想象。

在资本市场颇为萧条的当下,外部融资越发困难,仅靠Biotech自身的力量,要走完这个过程,显得颇为困难。

截至2022年底,德琪医药账上尚有现金17.9亿,但是当年亏损就达6亿,主要亏在研发投入4.88亿以及销售及分销成本3.55亿。

17.9亿现金,还可以支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研发,但是如果研发和销售两头大规模烧钱,这个资金就不能说很宽裕了。

选择和Big Pharma合作,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