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尚未长大,就要承受集采风暴

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来临。

9月7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下发文件,通知各成员单位召开会议,会议内容包括介绍第四批国家组织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后续工作安排,部署医疗机构报量等。
在此前的三批高值耗材国家集采中,涉及的产品包括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骨科脊柱类耗材等,中标产品的价格平均降幅超过80%。
即将到来的第四批高值耗材国家集采,则锁定了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高值耗材
如果说对人工晶体的集采早有预期,那么一向有着“集采免疫的蓝海市场”预期的运动医学耗材,居然成为第四批全国高值耗材集采的对象,略有一些出乎市场的预料。
作为国家确定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运动医学是骨科学重要的细分领域之一,也是快速增长的专业,主要诊治与运动有关或影响运动的骨与关节、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滑膜等损伤。
运动医学主要通过全关节镜下或关节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对韧带、关节囊、肌腱等软组织进行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主要代表产品包括关节镜系统(关节镜、动力系统、辅助设备等)以及植入物(固定物、软组织重建物、配套工具等)。
与传统骨科相比,运动医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综合性学科,与康复医学、生物力学、体育学等学科也有结合和交叉。在治疗效果和方法方面,运动医学更加重视对运动者的科学指导,以及对运动造成的骨、关节及周围组织损伤进行有效治疗和康复。
1694400729635.jpg
之所以说运动医学耗材被纳入集采是超乎市场预期的,主要是运动医学市场的规模,目前来说并不是很大。
根据各方的研究数据,目前国内运动医学额市场规模大约在40亿~50亿的量级,相比于心血管高值耗材以及其他骨科领域的高值耗材,运动医学还只是一个“尚未长大的孩子”。
1694400774994.jpg
运动医学手术中所需的医疗器械分为设备与耗材,其中设备主要为关节镜手术系统,约占整体市场40%,而剩余的60%为带线锚钉、界面螺钉、带绊钛板等医疗耗材。
无论是关节镜设备还是其他运动医学耗材,目前均被施乐辉,强生,锐适为代表的外企占据垄断地位,国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1694400805822.jpg
如果本次计划中的运动医学耗材集采最终落地,对于行业格局最终产生如何的影响,是一次惨烈的“暴打”,还是国产厂家的契机,完全取决于“灵魂砍价”的力度。
目前为止,全国性的高值耗材集采,一共进行了三次,分别针对冠脉支架、骨科人工关节耗材、骨科脊柱耗材。
第一次的冠脉支架全国集采,是对这个细分行业一次不折不扣的“暴打”:累次26个投标品种,竞争极其惨烈,最终仅仅10个产品入选,中选率只有40%;平均降价幅度约93%,其中不乏降价98%的极端案例。
当时有人悲观的认为:无论产品是否中选,冠脉支架这个行业都没了。
也许是医保局也意识到冠脉支架集采下手太重,在此后的骨科人工关节集采和脊柱集采中,可以看到政策在明显地向更温和的方向调整。
在骨科人工关节集采中,约140个投标产品中,最后有113个产品成功入选,中选率约80%,并且降价幅度只有82%,相对于冠脉支架有显著的改善。
在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中,不仅仍然保持了80%以上的中选率,且降价幅度进一步缩小到84%。
降价90%和降价80%,看似非常接近,实则天差地别。
以骨科植入物为例,一般来说,厂家的出厂价大约为终端价的20-30%,差价就是经销渠道的利润空间。
但是由于在经销渠道的话语权有差别,进口产品一般出厂价能达到终端价的30%,而国产产品出厂价往往只有终端价的30%
所以,如果在带量采购中,降价幅度在80%左右,对于国产厂家来说,是在几乎不影响出厂价的情况下,获得了销量的保证。
根据爱康医疗招股书,其膝关节假体出厂价5032元/套,21年集采后的出厂价为4599元/套,在微弱的价格让步之后,获得了带量的保证,整体还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从财务表现来看,集采对于爱康医疗也没有产生致命性的影响,其2022年收入甚至创下历史新高。
如果运动医学耗材保持类似的温和趋势,也可能是国产厂家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个契机。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