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的IPO之门,很可能已经对中药企业实质性关闭。
9月22日,深交所公布对江西百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终止审核的决定,这是年内第N家终止IPO的中药企业。招股书显示,百神药业是一家专业从事中药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药,拥有活血止痛胶囊、健脾八珍糕、蛇胆陈皮口服液、强力枇杷露等8种主要中成药产品,覆盖骨骼肌肉类、健胃类、止咳平喘类等领域。除了百神药业之外,今年明确终止IPO的其他中药企业包括但不限于:汉王药业、天津同仁堂、威门药业等,如果将时间线延展到2022年,这份名单还可以加上:盛诺基、汇群中药、赛灵药业等多家企业。各家中药企业终止IPO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高额的销售费用是一个较为普遍性的原因。以最新撤回IPO申请的百神药业为例,其终止IPO的准确原因不得而知,但是高企的销售费用,很可能是那根压垮骆驼的最重稻草。
2020年、2021年、2022年,百神药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03亿元、3.32亿元、2.80亿万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5.02%、53.03%、49.70%。几乎和所有IPO终止的中药企业一样,在百神药业的销售费用中,市场推广费占了绝对的大头。根据披露的信息,在2020~2022这三年,百神药业市场及学术推广费分别高达2.64亿元、2.90亿元、2.42亿元,占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86.99%、87.48%、86.45%。类似的现象,在汉王药业、天津同仁堂、威门药业等多家中药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
比如,此前终止北交所IPO的威门药业,其在报告期内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2.97%、57.34%、56.13%和60.84%,显著高于行业均值。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并不是拟IPO的中药企业的特有问题,即使在已上市的各类药企中,销售费用高企都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比如,在2023年上半年,A股上市的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为33.79亿元,领跑中药企业,占公司收入的比例也接近50%。从公司的销售费用结构来看,市场、学术推广及咨询费仍为销售费用主体,费用达32.11亿元,占销售费用的95.03%。所以,销售费用的居高不下,是行业真实情况的客观写照,但是在眼下这个敏感时期,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对申请IPO的中药企业一票否决。
但是,也不是所有终止IPO的中药企业,都有销售费用的问题。
比如2022年终止IPO的盛诺基,这是一家以“标准五”申报科创板的中药企业,还没有产生收入,自然也没有销售费用的问题。盛诺基的自我定位是创新药企业,其最为核心的产品是阿可拉定,这是一款“First in Class”的中药创新药。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阿可拉定是从传统中药材淫羊藿中提取纯化的有效单体,主要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通过小分子免疫调节机制抑制癌细胞。淫羊藿是我国传统中医特有的药物,根据记载,淫羊藿具有补益精气以及助阳的功效。曾经的壮阳药,摇身一变成了抗癌神药,难免引起疑惑和争议。对此,上市委也充满疑问,对盛诺基展开的问询也聚焦于此:从研发过程到临床实验数据的意义,再到被要求提供临床试验结果和足够支撑阿可拉定获批上市的具体依据,过去“壮阳药”提取物如何作用于肝癌,又能否获批实现商业化。虽然中药企业IPO面临着诸多不顺,但是政策层面对于中药之友好,足以让化学药和生物药兴叹。
2023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
该《方案》明确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基本原则,并统筹部署了8项重点工程,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等,安排了26个建设项目。
与此同时,上市中药企业的景气度,也让其他同行艳羡。
2023年上半年,A股73家中药企业的营收、归母净利润总额实现增长。报告期内,中药企业的总营收为1960.18亿元,同比增长14.27%;归母净利润总额为250.62亿元,同比增长45.29%。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