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药明康德宣布计划在新加坡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并预计在未来十年累计投资20亿新加坡元用于新基地的建设。
就在同一天,药明生物也对外披露,计划未来十年内投资14亿美元(约合20亿新加坡元)在新加坡建设一体化CRDMO服务中心。
在更早的2022年2月,另一家CXO企业金斯瑞生物科技在新加坡的生产研发基地正式投产。
选择新加坡,有各种必然性。
首先,作为链接东西方的桥梁,新加坡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中间地带,在新加坡设立工厂,对于CXO企业们来说,可以最大程度地平衡风险与收益。
其次,从医药产业的角度来说,新加坡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高地。
新加坡虽然只有弹丸之地,但是其生物医药产业的底蕴还是相当可以的:新加坡生物医药产业生产人员超24000名,研究人员超2000名,新加坡每10万居民中的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数量是美国的5倍。
目前,有超过60多家跨国药企在新加坡设立工厂,生产范围涵盖原料药、营养品、生物制剂和产品、疫苗,其中也有多家工厂对外提供CDMO服务。
但是劣势也是明显的。
中国CXO们近年的崛起,虽然因素有很多,但是工程师红利是无法绕过的一个成功因素。
落地新加坡之后,这种核心的红利几乎消失殆尽,对于国产CXO们来说,新的挑战也许才刚刚开始。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