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其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的第一个锁定期解锁执行完毕。根据公告披露信息,该持股计划的第一个锁定期,实际解锁股份共计约402万股。截至2023年11月13日,其中253万股以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划转到员工持股计划份额持有人,另外149万股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出售完毕。从收益率的角度来说,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人,获益丰厚。
此次恒瑞的员工持股计划,成立于2022年11月,股份来源于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供给1200万股;根据当时的披露信息,过户价格仅仅为4.97元/股。2023年11月3日,该持股计划解锁第一批400万股,11月13日执行完毕,期间恒瑞医药股票的平均市价在48元左右,是当初过户价格的10倍。从最终处理的方式来看,有超过60%的员工选择将股票划转到个人账户,而不是在二级市场套现,这说明这批公司的核心员工对于恒瑞的股价还是长期看好,这对市场是一个正面的信号。
据悉,此次恒瑞员工持股计划的参加对象为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核心管理人员、骨干员工和公司董事会认为应当激励的其他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158 人。虽然恒瑞医药贵为国内的“医药一哥”,但是业内公知的是恒瑞医药的薪酬在国内并不能和“一哥”的地位相匹配。这也是近两年来,恒瑞医药高管层变动较大的原因:仅仅在2022年,恒瑞医药就发生至少四起高管辞职事件。2022年2月25日,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张月红女士提交辞职报告;张月红女士自2018年12月起在恒瑞医药任首席人力资源官,此前张月红女士曾多年在诺华担任人力资源相关岗位。2022年4月12日,恒瑞医药副总经理邹建军女士提交辞职报告;邹建军是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博士毕业,此前曾在德国拜耳和美国新基医药工作,负责医学事务相关岗位;2015年,邹建军加入了恒瑞医药,历任首席医学官、副总经理。2022年10月10日,恒瑞医药副总经理陶维康先生提交辞职报告;陶伟康在恒瑞医药工作已近8年,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CEO,是恒瑞医药PD-1研发的功勋高管。在加入恒瑞之前,陶维康曾在默沙东从事新药研发多年,主持过多个抗肿瘤新药的研发。2022年12月4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副总经理、首席医学执行官(肿瘤)张晓静的辞职报告。比如,卸任恒瑞副总经理兼研发CEO的陶维康,后续加盟齐鲁制药,出任集团副总裁兼齐鲁全球创新药研发总经理,全面领导齐鲁全球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而离职的恒瑞医药副总经理邹建军,在仅仅8天之后,就被君实生物宣布提名为公司执行董事,并聘任其为公司副总经理并担任全球研发总裁,全面负责公司全球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虽然外界无法得知这些恒瑞前高管职业转换的具体原因,但是跳槽后的待遇提升是肉眼可见的。
比如,加入君实生物仅仅一个月之后,作为君实生物的副总经理、全球研发总裁,邹建军立刻就出现在君实生物新一轮股权激励方案中,邹建军将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00万股,激励计划股票的授予价格为70元/股。根据2022年恒瑞医药中报显示,邹建军离职恒瑞之前,其持有的恒瑞股票数量仅有28.47万股。而2022年底宣布离职的恒瑞医药副总经理、首席医学执行官(肿瘤)张晓静,2022年中报显示其持有恒瑞医药甚至只有2.34万股,价值86.79万元。高管的离职,外界可以通过公开披露信息窥得一二,中层是否同样的离职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恒瑞医药火速在2022年底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应该多少也是感受到了这方面的压力。
从此次解锁的情况来看,虽然收益率情况非常可观,但是考虑到平均1158人参与的持股计划,总股份也只有1200万股,人均不过1万股出头。
2023年11月4日,恒瑞医药新发布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根据公告,本次持股计划员工拟受让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不超过1150万股,受让价格为23.85元/股,比之此前一轮的员工持股计划,价格已经大幅提升。第一批次解锁条件为:2024年,公司创新药收入≥130亿元,新分子实体IND获批数量≥12个,创新药申报并获得受理的NDA申请数量≥6个。第二批次解锁条件为:2024年至2025年,公司累计实现创新药收入≥295亿元,新分子实体IND获批数量≥25个,创新药申报并获得受理的NDA申请数量≥11个。第三批次解锁条件为:2024年至2026年,公司累计实现创新药收入≥503亿元,新分子实体IND获批数量≥39个,创新药申报并获得受理的NDA申请数量≥15个。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