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最后的暴击:医药一哥的仿制药快见底了

作为“医药一哥”,恒瑞医药近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不断拉动创新药的销售额增长,以此对冲仿制药销售额的急剧下滑。

客观地说,仿制药的销售额,在集采压力下的塌方式下滑,给恒瑞医药的营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021年9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恒瑞医药的8个药品,2022 年这批药品销售收入仅6.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6亿元,同比下滑79%。
2022年11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的5个药品,2022年销售收入9.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2亿元,同比下滑 48%。
好消息是,恒瑞的仿制药板块,距离利空出清的那个时刻,还差最后几步了。
2023年12月6日,福建省药械联合采购中心发布《福建省第四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7号)》,对福建省第四批化学药集采拟中选及拟备供结果进行公示。
在此次福建集采中,恒瑞的仿制药板块中所剩不多的大单品七氟烷,赫然在列。
吸入用七氟烷由日本药企丸石制药研发,1990年首次在日本获批上市,商品名为喜保福宁®、SEVOFRANE®,现已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获批上市。
据了解,吸入用七氟烷以挥发性气体的形式从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形成麻醉作用,麻醉功能强、可控性高,麻醉后苏醒快,对肝脏的毒性小,适用于成年人和儿童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
根据相关数据,2021年吸入用七氟烷国内市场销售额达22.47亿元,其中,恒瑞医药占据了超六成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也是恒瑞医药的仿制药板块中所剩不多的大单品。
在此之前,对于七氟烷纳入集采,业界有很高的预期。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七氟烷已经纳入乙类医保,并且终端销售额足够高,另一方面在于国内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生产厂家。

根据公开信息,截至目前,国内吸入用七氟烷有8家企业拥有生产批文,其中,有6家企业以仿制4类获批上市,包括上海恒瑞医药、江苏恒瑞医药、福建海西联合药业、河北一品制药、河北一品生物、河北山姆士药业。

此外,还有7家企业报产的吸入用七氟烷在审评审批中,其中四川百利药业、山东新时代药业以仿制4类报产。

20亿的大单品,很快就有10张以上的生产批文,这样的医保大单品,最终纳入全国性集采,非常符合集采控费的标准。

在此次福建的集采结果中,最终有两家企业的七氟烷产品出现在中选结果中:四川百利药业的100ml规格和河北一品生物的的250ml规格,中标价格分别为264元和463元。

在2023年1月,国家发改委通知,调整20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其中恒瑞医药七氟烷吸入液体剂(120ml规格)最高零售限价,从1300元下调至993元。

如果和此次四川百利药业的100ml规格的七氟烷中标价对比,相当于70%左右的降幅。

假设七氟烷最终以此价格纳入全国性集采,那么这个20亿的大品种,最终可能萎缩到只有5~6亿规模,且要被多家企业瓜分,这对目前占据该品种绝对主力份额的恒瑞医药,必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好在,恒瑞医药手中这样的仿制药大单品不多了,出清一个是一个,等到仿制药的水分彻底挤干,就是否极泰来的时刻。

同时,恒瑞医药的创新药板块也在马力全开。

2023年11月4日,恒瑞医药公布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超过1100名员工参与该项计划,受让价格为23.85元/股,大约为现在市价的一般。

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在考核年度内的业绩考核指标共三项,包括创新药销售收入、新分子实体IND获批数量、创新药申报并获得受理的NDA申请数量(包含新适应症)。业绩考核指标对应年限分别为2024年、2024-2025年累计和2024-2026年累计。

恒瑞医药表示,根据持股计划业绩考核目标测算,公司2024年-2026年创新药收入分别要达到130亿元、165亿元、208亿元,三年累计超过500亿。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