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AR-T龙头,因CMC问题暂停3项美国临床试验

2023年12月12日,港股上市Biotech企业、国产CAR-T研发龙头科济药业发布公告,因为CMC问题暂停三项在美国进行的临床试验。

根据科济药业的公告内容透露,其在美国的子公司CARsgen Therapeutics Corporation,于北京时间12月11日晚上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 通知,要求暂停其三款CAR-T管线CT053、CT041和CT071的临床试验,等待FDA对位于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的生产基地进行检查后得出的结论。

此次涉及的三款在研管线中,CT041一种靶向Claudin18.2蛋白质的自体CAR-T细胞候选产品,用于治疗Claudin18.2阳性实体瘤,主要治疗胃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胰腺癌,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进入确证性II期临床的实体瘤 CAR-T 品种。
CT053是一种升级的、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全人源自体BCMA CAR-T细胞候选产品;
CT071是一种靶向G蛋白偶联受体C组5成员D(GPRC5D)的自体CAR-T细胞候选产品,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或复发╱难治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
科济药业是国内CAR-T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其过往在中美两地进行产能扩建, 支持在研的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和产品商业化。
在中国,公司于上海徐汇区临床生产工厂及上海金山区商业化生产工厂,自主生产慢病毒载体及 CAR-T 细胞,以支持在中国的临床试验和未来的CAR-T 细胞商业化。 
在美国,公司在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三角研究园拥有GMP生产工厂, 为公司在中国境外提供了自体CAR-T细胞产品生产能力,每年可以为700名患者提供服务。
此次出现CMC问题,面临FDA进一步检查的,正式其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生产基地。
根据此前科济药业披露的兴起,其在研CAR-T产品,临床试验治疗患者总数超过500例,其中靶向BCMA CAR-T产品250余例,应该说已经具备了可观的生产能力。
科济药业没有透露具体的CMC问题的细节,只是表态公司将对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进行全面检查和改进,并承诺与FDA密切合作,解决检查发现的问题, 以确保临床试验和上市申请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生产。
CMC指医药产品的开发、许可、制造和持续营销中的化学、制造和控制流程,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疗法,CAR-T细胞的开发、制造、检测和临床评估都极具挑战。
具体来说,CAR-T细胞的生产涉及多种生物材料和复杂的多步骤程序,这些都是CMC相关挑战的潜在来源。因此,生产过程的控制和适当的过程中和批次释放测试对于确保CAR-T细胞的安全、质量和批次间的一致性至关重要。
目前尚不足以根据现有信息评估此次事件对于科济药业的具体影响,但是2023年显然是对包括科济药业在内的CAR-T研发企业的多事之秋。
FDA于2023年11月28日发布报告,揭示关于接受靶向BCMA或CD19自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的患者中,出现T细胞肿瘤的风险;该报告引发了包括科济药业在内的多家CAR-T研发公司的股价波动。
截至2023年上半年,科济药业净亏损4.04亿,账上尚有现金16亿人民币。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