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于专注于医疗医药赛道的投资者来说,不是一个好的年份,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无论是创新药还是创新医疗器械,整体来说,在2023年都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很好的收益回报。
时至岁末,科创板一项总金额高达18亿的医疗器械企业再融资落地,这昭示着资金正重新回到这一赛道。
跌跌不休已经2年多的医疗器械赛道,已经凸显出了投资价值;否极泰来,新一轮的医药牛市或许已经露出了微弱的曙光。
12月26日,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脉医疗)披露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成功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为18.09亿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心脉医疗本次发行价格为168.33元/股,本次发行对象共有17家,均以现金参与认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指新增股份股权登记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该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8.09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7.81亿元。
根据公告,本次心脉医疗募集资金将用于推动公司全球总部及创新与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及医疗器械研究开发。本次融资也是科创板设立至今实际募集资金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行业再融资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心脉医疗主要从事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领域,该公司是国内产品种类齐全、规模领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在该领域的主要产品为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在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心脉医疗深耕多年,目前已拥有外周药物球囊扩张导管等产品;此外,心脉医疗拥有国内第一款获批上市的可在胸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使用的术中支架系统。
在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心脉医疗始终坚持以产品和技术为导向,坚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并逐步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角色转换。
目前,心脉医疗掌握了涉及治疗主动脉疾病的覆膜支架系统的核心设计及制造技术,成功开发出第一个国产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国内第一款获批上市的可在胸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使用的术中支架系统。
其中,该公司自主研发的 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首次将TEVAR 手术适应症拓展到主动脉弓部病变,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分支型主动脉支架。
截至2023年9月30日,心脉医疗已上市及在研产品中共有7项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进入特别审批通道的产品数量排名在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其已有13款产品取得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5款产品取得了CE证书,多款产品获批海外上市,逐步形成了在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领域较为齐全的产品线。
除已上市产品外,心脉医疗有较多在研产品储备。截至2023年12月25日,主动脉方面,心脉医疗自主研发的胸主动脉多分支覆膜支架已完成 FIM 临床植入,目前在临床随访阶段;Cratos®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已完成上市前临床植入,目前在临床随访阶段;Aegis® II 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处于上市前临床试验阶段;主动脉破口限流支架处于 FIM 临床阶段;阻断球囊已完成注册资料递交。
外周方面,心脉医疗自主研发的 Vflower® 静脉支架及输送系统处于注册阶段;Vewatch®腔静脉滤器已完成上市前临床植入;Fishhawk®机械血栓切除导管已完成上市前临床植入;新一代外周裸球囊导管及带纤维毛栓塞弹簧圈均已完成注册资料递交;膝下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处于上市前临床试验阶段。
肿瘤介入方面,心脉医疗的 TIPS 覆膜支架系统已完成上市前临床植入,并已提交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显影栓塞微球及空白微球均处于临床前准备阶段。其将有序推进上述产品上市及商业化进程,不断丰富自身管线布局。
文章来源:器械之家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