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云南白药发布的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显示,在进一步聚焦主业、谨慎投资的原则下,公司已于2023年三季度退出全部二级市场证券投资,并计划于2024年不再开展二级市场证券投资业务。这意味着,在醉心于证券投资多年之后,云南白药这家医药行业的大白马公司,终于宣布“戒赌”。
从2019年开始,云南白药开始走上大规模炒股之路,至今已有5年。作为曾经的千亿市值药企,云南白药依托云南白药系列产品发家,随后向日化领域拓展,并打造出牙膏、养元青洗发水等大健康产品。但是在营收和利润都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云南白药似乎失去了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在云南白药开始大手笔炒股的时候,公司已经4年没有像样的增长:2017年至2020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7.8亿、29.1亿、22.89亿、28.99亿,基本原地踏步。同时,公司账上有丰沛的现金,截止2020年底,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账上现金152亿。有这么多钱,公司却找不到花钱的地方,至于其他公司没钱投研发的烦恼,对于云南白药来说根本就不存在。
2020年,云南白药研发投入金额为1.81亿元,占营收比重仅为0.55%,与2019年的0.59%相比下降幅度约0.04%。因此,坐拥大额现金而没有投资的方向,是云南白药手痒难忍、进而投身证券投资的主要原因。
2019上半年,云南白药当期累计证券投资超72亿元,其中,10亿元买入4只境内外股票,其他大部分资金还是投入到了相对稳妥的债券型基金。得益于2019年证券市场的火爆,云南白药当年即尝到甜头,公允价值变动2.77亿元。2020年,云南白药的步子迈得更大,累计投入超138亿元炒股,从云南白药2020年年报中可以看到,云南白药投资了小米集团、伊利股份、贵州茅台、腾讯控股等境内外股票。2020年的A股和港股行情都不错,云南白药因此也斩获了巨额收益,其中仅投资小米集团的股票,就为公司贡献了15亿元账面盈利,直接推动当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长31.85%达到55.16亿元。但是随着行情的结束,云南白药也进入了被证券市场教做人的阶段,其2021年业绩急转直下,证券市场的巨额亏损成为首当其冲的因素。
根据云南白药2021年业绩报告披露,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9.29亿元,云南白药净利同比下降49.17%至28.04亿元,这成为公司近20年来的首次归母净利下滑。所谓“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通俗点说就是炒股的损失。
这个信息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馈,“云南白药炒股”频频上热搜,一时间成为行业的热点八卦。
2022年2月,云南白药向投资者承诺,将充分听取广大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原有风控措施上严格控制二级市场投资规模,并表示公司将逐步减仓,不继续增持。2023年10月30日晚间,云南白药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6.89亿元,同比增长1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3亿元,同比增长78.90%。报告同时显示,云南白药已处置了公司持有的全部小米集团股票及部分基金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87亿元,同比下降88.13%。有投资者这么评论:云南白药投资这几年亏了多少钱?估计也亏麻了,想想还是卖牙膏赚钱。此次云南白药正式宣布“金盆洗手”,退出股市投机,是否能在主营业务上再缔造新的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