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又来了?CXO全员暴跌

2024年1月26日下午开盘,CXO板块遭遇惨烈暴击,以药明系为首的主要CXO公司的股价直线跳水。

640 - 2024-01-29T135305.655.jpg

和之前若干次引发CXO板块波动的原因一样,大洋彼岸又出现了黑天鹅事件:业内流传美国有议员提案《生物安全法案》,试图确保外国生物技术公司无法获得美国纳税人的资金,包括药明康德在内的国内多家医药产业公司甚至直接遭遇点名。

类似的故事,其实此前已经上演过。

2022年2月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未经核实名单(Unverified List,简称UVL)”,药明生物两家子公司无锡药明生物和上海药明生物在列,这是该份榜单中首次出现中国生物科技类企业。

被列入UVL后,意味着从美国出口商获取产品存在新限制,与其交易的美国公司也将接受额外调查。

清单一出,当时的二级市场便陷入了全面恐慌。2月8日,CXO板块全线崩跌,港股药明生物的跌幅甚至一度超过30%。

有了此类经历之后,CXO板块似乎形成了应激性的肌肉记忆,那厢只要美国一只蝴蝶扇扇翅膀,这厢CXO公司的股价立刻应声暴跌。

所以,此次虽然只是一个没有法律效力的提案,但是CXO公司的股价反应都极其激烈。

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此次事件最终大概率是虚惊一场。

一方面,任何一个法案提出,最终都只有很小的概率会获得通过而成为法律,有人统计过,本次提出《生物安全法案》的议员,其风格一贯比较荒诞,该议员过去一共提出了162个法案,最后仅2项通过。

从此次该议员列举的对药明康德不利的证据来看,其中颇多滑稽之处。

比如,该议员指出:无锡药明康德接受了一家名为“军民融合精选混合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

事实上,所谓的“军民融合精选混合证券投资基金”,只是国内某公募基金公司发行的一款公募基金的名称,该基金在2019年曾经在二级市场少量买入药明康德的股票,持股数量仅几万股。

这些漏洞百出的所谓“证据”,使得该法案最终通过的概率进一步降低。

另一方面,短期内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和中国完全脱钩,并不现实。

事实上,类似的声音近年来并不少见,但是进展甚缓。

2022年9月,美国总统拜登刚签署一项行政令,启动《国家生物科技和生物制造倡议》,用于生物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投资是要花钱的,但是最终公布的数字如下:美国政府将提供逾20亿美元以落实新政令,国防部将在5年内投资10亿美元。

25亿美元,也就够大药企做两个临床试验,这点钱要改变生物医药产业现有的国际供应链现状,无异于天方夜谭。

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

所以中短期来看,此次的《生物安全法案》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但是长期来看,确实不容乐观。

即使没有之前的UVL名单事件,也会有其他什么名单出来;就算没有今天这次《生物安全法案》,弄不好哪天又出来个什么法案。

CXO公司们,包括整个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不能整天生活在“死神来了”的恐怖故事里。

即使对于公司本身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投资人的体验也是真的差到了极点。

中国医药创新任重而道远,唯有将真正的硬核创新技术握在自己手中,才不会被美国那边的一只蝴蝶扇扇翅膀而放倒。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