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创纪录,谁的美好时代?

创新硬实力企业的商业变现之路,正在加速。


在国家鼓励创新、深化审评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不管是创新药还是创新器械,上市节奏明显加快。


过去几年,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并在2023年创下新高:获批61个产品,同比增长11%。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企业无疑将会受益。当然,挑战也随之而来。2023年,进口器械获批数量同比增长4倍。


很显然,未来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竞争,大概率将会加剧。


/ 01 /

“绿色通道”加持,

获批器械数量陡增


医疗器械的获批数量持续增加,得益于政策的加持。


2014年,为了鼓励创新,药监局推出创新医疗器械快速审批通道,这也拉开了创新器械加速上市的大幕。


如下图所示,2014年至2023年底,药监局共批准250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获批数量逐年递增,并在2023年创下新高。


640 - 2024-03-13T151759.874.jpg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创新器械企业受益明显,共有3家器械企业获批数量超过10个。


640 - 2024-03-13T151824.094.jpg


其中,微创集团是最大赢家。2014年至今,微创集团共有17款创新器械获批上市。这主要得益于微创集团广泛的布局。


如下图所示,微创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囊括电生理、神经介入、手术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640 - 2024-03-13T151850.929.jpg


除了微创集团,品驰医疗、联影医疗获批的产品数量,也均超过10款。


可以说,正是在加速审批的背景下,国内企业走上了发展快车道。微创集团通过分拆的方式,缔造了庞大的医疗器械帝国;联影医疗也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最新市值超过1100亿元。


/ 02 /

进口数量创新高,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不过,创新审批加速,并不是国内企业专属,跨国企业同样能够享受这一红利。


截至2023年末,国内获批的进口创新医疗器械中,涉及5个国家的18家企业,包括西门子、美敦力、瓦里安等国际知名厂商。


尤其是在2023年,进口创新医疗器械的上市数量也创下新高,达到14个,同比增长约4倍。


获批的产品,包括美敦力的混合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Corindus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控制系统等,主要以高端医疗器械为主。


这也意味着,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国内企业将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


毕竟,由于起步较晚,国内创新医疗器械与海外巨头相比,仍存在一定的代际差距。例如,美敦力在血糖控制、监测领域,便拥有极为显著的领先优势。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显然需要继续加速突围,以应对加速到来的海外巨头们。


来源:氨基观察 ,文/郑晓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